曹松为晚唐诗人,诗风清苦峭拔,尤擅五律。其作品多写乱世悲怀与隐逸之思,《己亥岁》中'一将功成万骨枯'句,堪称千古警策,深刻揭露战争残酷,展现出现实主义锋芒。在艺术上,他承贾岛苦吟之风,字句锤炼精严,意境幽深冷寂,与李频、许棠等并称'咸通十哲'。虽存诗仅百余首,却以'泽国江山入战图'等佳句,在晚唐衰飒诗风中独树一帜。其诗兼具社会批判价值与艺术感染力,堪称唐末乱世的时代悲歌,对后世乱离题材创作影响深远。
曹松,字梦徵,晚唐诗人,生卒年不详,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早年避乱栖居洪州西山,后漂泊江湖,屡试不第。直至昭宗天复元年(71岁)方与王希羽等四人同登进士第,时称"五老榜"。其诗多羁旅题咏之作,风格清苦峭拔,尤工五律。《全唐诗》存其诗二卷,代表作《己亥岁》中"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句,以凝练笔触揭露战争残酷,堪称千古警策。晚年曾授校书郎,卒于任所。其人生平与贾岛、李洞相近,皆属苦吟一派,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曹松(约830-?),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晚唐诗人,早年屡试不第,长期流寓洪都、湖湘等地,以诗自遣。其诗多写旅愁羁怨,风格清苦孤峭,与贾岛、姚合相近。光化四年(901年)以七旬高龄登进士第,与王希羽、刘象等并称"五老榜"。授秘书省正字,未几卒。今存《诗人诗集》二卷,《全唐诗》录其诗140首,名句"一将功成万骨枯"出自其《己亥岁二首》,揭露战争残酷,流传千古。晚年诗风渐趋平易,多写隐居闲适之趣。
唐代诗人的代表作包括《己亥岁二首》《南海旅次》《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等。其作品以五言律诗见长,语言精炼质朴,意境深远。诗人诗风沉郁苍劲,常借景抒怀,反映战乱年代的民生疾苦与社会动荡。如"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己亥岁》)等句,既展现雄浑笔力,又饱含忧国忧民之情。其边塞诗作兼具豪迈气概与悲凉意蕴,山水诗则清幽淡远。晚唐乱世中,诗人以现实主义笔触记录时代,诗作兼具历史价值与艺术感染力,在唐末诗坛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