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王贞白简介,王贞白的诗有哪些

王贞白作为晚唐诗人,其诗作以清新质朴、意境深远见长。他的《白鹿洞二首》中'读书不觉已春深'等句,展现了淡泊自适的隐逸情怀,成为后世传诵的读书名句。其作品继承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传统,又融入晚唐特有的细腻感伤,形成含蓄隽永的独特风格。在诗歌理论上,他提出'物外搜罗归大雅'的创作主张,强调超越现实拘束的审美追求。虽存世诗作仅数十首,但语言精炼、构思新颖,对宋代'晚唐体'诗人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唐末诗坛清丽派的代表,诗人以疏淡自然的笔触,为唐代诗歌谱写了余韵悠长的终章。

王贞白简介

王贞白(约875—约958),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诗人。乾宁二年(895年)进士及第,曾任校书郎,后因时局动荡归隐故里,创办山斋书院讲学,为江西著名书院之一。其诗风清丽典雅,擅长五律,多写田园隐逸与战乱感慨,《全唐诗》存其诗1卷。代表作《白鹿洞二首》中"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为千古名句,开创了以"寸阴"喻时间的先河。晚年自编《灵溪集》7卷已佚,现存诗73首,其墓在今江西广丰区,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王贞白生平

王贞白(约875-约958),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著名诗人,早年隐居庐山,潜心治学。乾宁二年(895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时值唐末乱世,后见朝政腐败,遂弃官归隐,终身不复出仕。其诗以五律见长,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代表作《白鹿洞二首》中"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传诵千古。晚年于家乡创办山斋书院,开江西书院教育先河,培养了大批学子。卒后葬于广丰县西,门人私谥"静节先生"。

王贞白代表作

王贞白是晚唐著名诗人,其代表作《白鹿洞二首》最为人称道,其中"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为千古名句。此外,《田家》《长安道》等诗作也颇负盛名。诗人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晚唐风格特点:一是语言平实质朴,善用白描手法展现田园生活;二是情感真挚自然,常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抒发感慨;三是富含哲理意蕴,尤以劝学惜时的思想最为突出;四是在通俗中见雅致,既有民歌的清新,又不失文人诗的含蓄。他的作品真实反映了唐末社会现实,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