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子湮是南宋初期重要词人,其作品以婉约清丽见长,尤以《酒边词》著称。他上承周邦彦之典雅,下启姜夔之清空,在宋词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词多写家国离乱与个人感怀,如《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等作,将身世飘零与时代悲慨融为一体,情感真挚而意境深远。虽存世作品仅数十首,但艺术成就颇高,朱彝尊称其'音节谐婉,笔力清劲'。作为江西诗派后劲,其诗亦具瘦硬风格,但整体成就不及词作。诗人以独特的艺术个性,在南宋词坛占有一席之地,是研究宋词流变不可忽视的重要词人。
向子湮(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军(今江西清江)人。南宋初年著名词人,出身书香门第,为神宗朝宰相向敏中玄孙。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以恩荫入仕,历知开封府咸平县、江淮转运副使等职。南渡后因反对秦桧议和罢官,隐居清江芗林,潜心诗词创作。其词风早年婉丽,晚年转向悲慨,多抒家国之痛与隐逸之思,代表作《酒边词》分"江南新词"与"江北旧词"两卷,展现南渡前后风格转变。与陈与义、朱敦儒等并称"江西词派三大家",周必大评其"以翰墨风流自命"。现存词170余首,有《芗林集》传世。
向子湮(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军(今江西清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政治家。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以恩荫补官,历任开封府咸平知县、淮南转运判官等职。靖康之变后,随宋室南渡,因力主抗金遭秦桧排挤,晚年隐居江西清江芗林,以诗酒自娱。其词作多抒家国之痛与隐逸之思,风格清丽婉约,有《酒边词》传世。绍兴二十二年卒,享年六十八岁。其生平经历由仕而隐,反映了南宋初期主战派文人的典型命运。
向子湮(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南宋爱国词人。其代表作有《水调歌头·闰余有何好》《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等,词集《酒边词》存世170余首。其作品特点鲜明:一是沉郁悲凉,多抒亡国之痛,如"故宫离黍"之叹;二是风格近苏轼豪放词派,却兼具秦观婉约之长;三善用典故,如"铜驼荆棘"暗喻国破;四语言清丽自然,晚年归隐后多写林泉之趣。朱熹评其词"步趋苏堂而哜其胾",堪称南渡词人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