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是清代乾嘉时期重要的史学家与诗人,其诗作以'性灵说'为宗,与袁枚、蒋士铨并称'江右三大家'。他的诗歌主张创新求变,反对拟古,提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著名论断,对清代诗坛产生深远影响。诗人诗风雄浑豪放,既有《论诗》等富含哲理的议论诗,也有《瓯北集》中反映民间疾苦的现实之作。其诗学理论突破了传统格调说的束缚,为清代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学者型诗人,诗人将史学思维融入创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学为诗'风格,在清代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史学家。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晚年辞官归里,主讲安定书院。其诗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主张创新,反对拟古,诗风雄浑豪放,尤擅七律。史学著作《廿二史札记》以考据精审著称,与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齐名。另有《瓯北诗话》等传世,对李白、杜甫、苏轼等大家诗作有独到评析。诗人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名句,彰显其推崇创新的文学观,在清代诗坛独树一帜。
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史学家、文学家。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广西镇安知府、贵州贵西兵备道等职。中年辞官归乡,潜心著述。诗人诗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主张创新,反对拟古,诗风雄浑豪放,代表作有《瓯北诗钞》。史学成就卓著,著有《廿二史札记》,考据精审,影响深远。晚年隐居著述,卒于嘉庆十九年,享年八十八岁。其学术与文学成就,为清代文化重要遗产。
清代诗人的代表作包括《论诗五首》《瓯北诗话》等。他的作品以议论见长,常以诗论史、论事,风格犀利深刻,充满哲理思辨。《论诗五首》提出"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进步文学观,反对崇古拟古;《瓯北诗话》系统阐述其诗学理论,主张创新求变。诗人诗作语言简练明快,善用典故而不晦涩,既有学者之深思,又具诗人之才情,在清代诗坛独树一帜。其作品体现了乾嘉时期知识分子对文学创新的追求,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