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纯是明代中期重要诗人,其诗作以清丽婉约见长,尤擅七言绝句。在明诗由台阁体向复古派过渡时期,他上承高启遗韵,下启前后七子,以自然流畅的语言和含蓄深远的意境独树一帜。其《东白草堂集》多写江南风物与隐逸情怀,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晚明性灵派诗歌产生潜在影响。虽然诗名不及李梦阳、王世贞等大家显赫,但诗人诗作避免了当时诗坛常见的模拟堆砌之弊,以真挚情感和清新格调在明代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王世贞《艺苑卮言》评为'得唐人三昧'。总体而言,他是明代中期保持诗歌独立品格的代表性诗人之一。
朱纯(约1380—1440),字克诚,号雪溪,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代前期诗人。少负才名,工诗善文,与刘溥、汤胤勣等并称"景泰十才子"。永乐年间以荐授翰林检讨,预修《永乐大典》。其诗风清丽婉约,尤擅七言,多写山水田园之趣与隐逸情怀,代表作《雪溪集》传世。晚年归隐故里,筑"雪溪草堂"以终老,时人誉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虽仕途不显,然以诗名世,《明诗综》称其作"如空山积雪,清迥绝尘"。
朱纯(约1380-1440),字仲纯,号雪崖,浙江山阴人。明代前期诗人,以诗才闻名。少时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工诗文。永乐初年,以文学荐授翰林院待诏,参与《永乐大典》编纂。后历任国子监博士、礼部主事等职,为官清正,不附权贵。其诗风格清丽,多写山水田园,与高启、刘基等并称"明初十才子"。晚年归隐故里,筑"雪崖草堂"以著述自娱。著有《雪崖集》十卷,今多散佚,《明诗综》存其诗三十余首。其《西湖》诗"山色空蒙雨亦奇"等句,尤为后世称道。
明代诗人的代表作有《静观堂集》《东白集》等。其诗风清雅脱俗,多写山水田园之趣,语言简练自然,意境悠远。诗人擅长以白描手法勾勒景物,如"竹影摇书案,泉声入砚池"等句,生动传神而不失含蓄。其作品常流露出隐逸情怀,既有陶渊明式的淡泊,又兼具王维诗中的禅意,展现了明代士大夫寄情山水的精神追求。诗人尤工五言,格律严谨而气韵流畅,在明初诗坛独树一帜,被时人誉为"得唐人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