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朱纯
旭日动沧溟,楼高曙色明。
烟霞千嶂合,钟鼓半空鸣。
天阔淮山迥,云连越树平。
凭高屡回首,不尽望乡情。
明代诗人朱纯《登玩海楼》鉴赏
诗名已告诉我们,诗人登高楼玩大海之时,心里涌动着壮怀与浩叹。朱纯笔下的“玩海楼”,不知该是哪座楼阁,既然是以“玩海”名楼,那当是以海景为主,站在楼上可以欣赏大海的波涛,眺望海天之外的壮阔景象。
首联“旭日动沧溟,楼高曙色明。”写登楼远眺,大海无垠,旭日升于东方,沧溟披霞,瑰丽多姿。高楼愈高,视野愈广,曙色愈明。以“动”字领起,写出了大海波涌连天,气势不凡。
颔联“烟霞千嶂合,钟鼓半空鸣。”写海上朝霞映照山岚,海天一色,楼头闻钟鼓半空作响。“千嶂合”是说云海苍茫,千里峰叠起。其中“合”字给人以海与天似乎浑然一体的感觉,带给人无比壮阔的审美感受。
接下来的两联:“天阔淮山迥,云连越树平。”紧承首联进一步写海的壮阔。“迥”意为广阔。“越树平”的“平”字,也是写出海面开阔的景象。以上六句诗句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海上日出图,动静结合,色彩绚丽,气势不凡。
最后两句:“凭高屡回首,不尽望乡情。”是抒写诗人的思乡之情。登楼玩海虽好,然不能看到亲人的身影而无情的把视线抬起。这样前六句为了下面的思乡,“回头望故乡兮何处是,扬子江风,越王台草空无数,边头鸿断”,前半生际遇和江山、故人就在这频频回首中随着海风渐渐飘远、消失……这是多么的怅惘!又是多么的凄苦!这两句即景生情,用笔简练而含蓄,寓意深远。诗人用景色的变换来把一个具有战略地位而又破败的扬子江边的小城市井人民的生活状态及他的个人遭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这就是诗人朱纯的作品《登玩海楼》给我们展示的一个艺术画面:海天辽阔、山岚耸峙、朝霞映照、鼓角震动;而又波涛汹涌、风吹草动、鸿断辽边、情思不尽!在这艺术画面中展示了豪放而又柔情的个性。是画面的塑造与读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使读者感到这无垠的大海正是诗人胸怀的写照!这无限深情的尾句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将整幅画面笼罩在悲壮的氛围中。
再从格律上看诗人采用了严格的律诗形式而不枝不蔓地表达了感情起伏变化而又深微曲折的内涵。使得诗句铿锵悦耳更有条理把前后不同之感衔接贯穿又充分体现思想内容的逻辑严密而值得咀嚼玩味:如此等多方采撷诗人巧妙结合形成诗作深厚底蕴的艺术元素恐今人再难造出此种艺术瑰宝矣。上述只能代表个人一孔之见不足为凭当自行否定之!
综合上述请鉴赏此诗一观多美!从其题材反映生活境界情感变化和表达技巧方面评议一二并抒发自己写的诗歌何在?请点评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