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苏子瞻韵为石苍舒题》宋刘攽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攽

《和苏子瞻韵为石苍舒题》原文

长安材豪雄五都,五陵意气谁能除。

作人不入游侠窟,寓兴聊从草隶书。

崩崖坏山出众宝,石刻鼎铸周秦馀。

江东诸家擅逸气,宜官钟蔡几不如。

腾龙翥凤动光彩,渌池滉漾华芙蕖。

石生临书得微妙,神凝意会下笔初。

浓纤巧致若出一,老庖利刃投空虚。

人间流传不得辨,锦囊玉轴争贮储。

以兹得名号醉墨,聊取胜事题精庐。

岂与西山少年辈,射猎狐兔夸里闾。

杜陵诗仙有祖风,笔洒云雾挥琼琚。

我今才薄厌数语,勉力和歌惭起予。

现代文赏析、翻译

《醉墨丹心:诗人笔下的书法精神与文人风骨》

赏析: 诗人这首《和苏子瞻韵为石苍舒题》以雄浑笔力勾勒出一幅宋代文人精神图谱。开篇"长安材豪"四句,将五陵豪气与草隶书法并置,暗示真正的豪杰气概不在游侠放荡,而在笔墨精神。诗人以"崩崖坏山"喻书法之雄奇,用周秦鼎彝比其古朴,展现了对书法艺术的历史纵深理解。

中段"腾龙翥凤"六句,以华美意象描摹书法神韵:龙飞凤舞显动态之美,芙蓉映水见静态之雅。"神凝意会"道出书法创作的精髓——心手相应,天人合一。后以"老庖解牛"为喻,赞其技艺臻于化境。

末段诗人自谦才薄,却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曲文人精神的赞歌。全诗将书法艺术提升到人格修养的高度,在赞美石苍舒的同时,也昭示了宋代文人"不以武勇论英雄,而以笔墨见精神"的价值取向。

现代文译文: 长安的才俊称雄五都, 五陵少年的豪气谁能消除? 做人不必混迹游侠之窟, 寄托情怀不妨研习草隶之书。

如同山崖崩裂现珍宝, 那些石刻铜鼎都是周秦遗物。 江东诸位大家独擅飘逸神韵, 连宜官、钟繇、蔡邕都几乎不如。

笔走龙蛇焕发夺目光彩, 如清池荡漾着华美芙蕖。 石生临摹书法得其精妙, 凝神会意正是下笔之初。

粗细变化浑然天成, 像老厨师的利刃游走虚空。 世人争相收藏难辨真伪, 锦囊玉轴争相贮藏。

因此获得"醉墨"美名, 权当雅事题写在精舍书屋。 岂能与西山那些少年为伍, 猎取狐兔在乡里夸耀逞武。

杜陵诗仙保有先祖风范, 笔墨挥洒如降云雾抛琼琚。 我如今才思浅薄厌倦多语, 勉强唱和惭愧启发于我。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