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刘攽
静夜收众响,南轩卧虚寂。
繁星粲文具,初月悬星璧。
流萤急自照,露华重已滴。
鬼神颇虚无,触事生惨戚。
儿童戏相惊,庭有玄冠客。
夜久待不来,微风动松柏。
《夏夜月中》现代文译文:
夜静时万籁俱寂, 我独卧南窗下感受虚空。 繁星如文房四宝般璀璨, 新月似美玉悬在星幕间。
萤火虫匆匆自照, 露珠已凝聚欲滴。 鬼神之事本缥缈, 却惹得心中悲戚。
孩童嬉闹忽惊散, 原是院中来位黑衣客。 久候不至夜已深, 唯有松柏在微风中轻摆。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夜观体验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诗人以"静夜"为画布,通过"繁星粲文具"的奇特比喻,将璀璨星空想象成文房珍宝,既显文人本色,又赋予夜空以文化意蕴。"初月悬星璧"的意象更是精妙,将新月比作悬挂在星幕上的玉璧,凸显其温润皎洁之美。
诗中时空转换自然:从宏观的星月交辉,到微观的流萤露滴;从虚无缥缈的鬼神之思,到具体可感的孩童惊散。特别是"玄冠客"的出现,在静谧中平添神秘色彩,而结尾"微风动松柏"的细节描写,以动衬静,余韵悠长。
诗人在此诗中展现了宋诗重理趣的特点,将夜观天象的物理感受与心理体验巧妙融合,既有"露华重已滴"的客观观察,又有"触事生惨戚"的主观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格物致知"的审美追求。全诗意境空灵而不失厚重,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存在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