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灞涘望长安》宋刘攽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攽

《灞涘望长安》原文

去国一回首,凭高因肆观。

清川会灞涘,白日丽长安。

魏阙中天直,南山并海寒。

楼居云缥缈,城象斗阑干。

即事感能赋,有情知永叹。

不劳歌倚瑟,悽怆指邯郸。

现代文赏析、翻译

《灞涘望长安》现代文译文:

离开都城时最后一次回望, 登上高处纵目远眺四方。 清澈的河水汇入灞水岸, 明媚的阳光照耀长安城。 巍峨的宫阙直插云霄, 终南山与海天共染寒霜。 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城郭如星斗般错落有致。 面对此景不禁提笔赋诗, 满怀深情发出永恒叹息。 不必弹琴悲歌以抒怀, 单是遥指邯郸已觉凄凉。

赏析:

这首登高怀远之作展现了诗人作为政治家的深沉情怀。诗人通过"去国一回首"的独特视角,在空间上构建了由近及远的立体画面:近处的灞水、中景的长安城、远处的终南山,最后延伸到想象中的海天交界。

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魏阙中天直"的夸张笔法突显宫阙之高,"城象斗阑干"的比喻将城市布局比作星斗排列,意象宏阔而新颖。尾联"不劳歌倚瑟,悽怆指邯郸"化用典故,以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喻指长安,暗含对朝政的忧思。

情感表达上,从"肆观"的豪迈到"永叹"的深沉,再到"悽怆"的悲凉,呈现出国士去国时复杂的心绪变化。诗人将对都城的眷恋、对时局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都浓缩在这幅气象恢宏的长安眺望图中,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特有的家国情怀与政治敏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