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刘攽
南公工说谶,故老笔通灵。
本自符千运,宜然享百龄。
嵩高雄作镇,河润溢为荥。
考卜佳城处,无须石椁铭。
《曾鲁公挽诗 其三》赏析
这首挽诗以典雅庄重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曾鲁公的深切追思。诗人通过多重意象的铺陈,塑造了一位德高望重、福寿双全的长者形象。
首联"南公工说谶,故老笔通灵"以神秘色彩开篇,暗示逝者生前具有预知天机的非凡智慧。"工说谶"三字既点明其占卜之能,又暗含对命运的理解。颔联"本自符千运,宜然享百龄"转入对逝者福寿的赞颂,"符千运"与"享百龄"形成因果呼应,彰显天意与人事的和谐统一。
颈联"嵩高雄作镇,河润溢为荥"运用嵩山、黄河两大意象,既暗喻逝者如山般崇高的品德,又象征其恩泽如河水般广被。尾联"考卜佳城处,无须石椁铭"以超脱的姿态作结,表明逝者生前已为自己择得吉地,无需后世再作墓志铭文,体现其淡泊名利的品格。
全诗结构严谨,意象雄浑,在哀挽中不失庄重,在追思中蕴含哲理,展现了宋代挽诗典雅含蓄的艺术特色。
现代文译文: 南公精通预言占卜之术,年高德劭的文笔通晓神灵。他本就顺应千般天机运转,自然该当享有百岁高龄。如同嵩山巍峨雄镇一方,似黄河润泽化作荥水盈盈。生前已为自己择定风水宝地,何须后人再刻石椁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