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刘攽
遂有终焉志,才成智者居。
户庭连水竹,几杖接舟舆。
爱客樽中酒,传家箧里书。
疏公知足计,不益旧田庐。
《伯父挽诗二首 其一》赏析
这首挽诗以简净笔触勾勒出一位隐逸智者的形象。首联"终焉志"与"智者居"相对,既点明逝者归隐之志的最终实现,又暗含对其人生智慧的称颂。诗人通过"户庭连水竹"的居所描写,构建出一个清幽绝俗的意境,而"几杖接舟舆"的细节,则生动展现了逝者出入自然的生活状态。
中二联选取酒与书两个典型意象,"樽中酒"见其好客之诚,"箧里书"显其传家之重。诗人不事雕琢,却通过这两个日常物件,将逝者的精神品格与生活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尾联"知足计"三字尤为精警,既是对逝者淡泊性情的总结,也暗含诗人对其人生智慧的认同。结句"不益旧田庐"以否定句式强化主题,表明逝者安于现状、不慕外物的生活态度。
全诗语言平实而意蕴深远,通过对居所环境、日常用物的白描,塑造出一位知足常乐、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诗人以克制的情感表达,将对伯父的追思融入对其生活方式的赞美之中,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内敛、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趣味。
现代文译文: 终于实现了归隐的志向, 在这智者选择的居所安住。 门前庭院连接着水畔竹林, 几案手杖接着小船车舆。 喜爱用樽中美酒招待宾客, 将箱箧藏书作为传家之物。 疏旷的您深谙知足之道, 不曾增添旧有的田产屋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