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登石门最高顶诗》南北朝谢灵运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南北朝]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原文

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对岭临回溪。

长林罗户庭,积石拥基阶。

连岩觉路塞,密竹使径迷。

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

活活夕流驶,噭噭夜猿啼。

沉冥岂别理,守道自不携。

心契九秋干,目玩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现代文赏析、翻译

《登石门最高顶诗》现代文译文:

清晨拄杖攀越绝壁,日暮栖息在山间屋宇。 疏朗峰峦托举着高馆,对面山岭俯瞰蜿蜒溪流。 茂密树林环绕着庭院,嶙峋怪石簇拥着台阶。 连绵山岩阻断前行路,幽深竹丛掩映小径使人迷。 来者忘却新辟的蹊径,归客困惑旧时的山路。 潺潺溪流在暮色中奔涌,哀哀猿啼在夜色里回荡。 幽寂中何须另寻至理,持守正道自然心志不移。 心灵契合深秋的松柏,目光流连初春的嫩芽。 安于常态静待生命终局,顺应自然便是最好安排。 可惜没有志同道合者,共攀那直上青云的天梯。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山水诗"穷形尽相"的典型特征。诗人以时空为经纬,晨攀暮宿间构建起完整的山水画卷。"疏峰抗高馆"的"抗"字力透纸背,将山势的峥嵘与建筑的巍峨完美统一;"长林罗户庭"的"罗"字则细腻描摹出林木环绕的幽静氛围。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多重视角转换:既有"对岭临回溪"的俯视,又有"连岩觉路塞"的平视,还有"积石拥基阶"的仰视,形成立体的山水空间。听觉意象的运用尤为精妙,"活活"状水流之清越,"噭噭"拟猿啼之凄厉,构成声色交织的深山夜曲。

诗歌后六句转入玄理体悟,展现诗人"心契自然"的哲学境界。"九秋干"与"三春荑"的意象对举,暗喻士人当如松柏经霜不凋的品格。结句"青云梯"的意象,既实指险峻山道,又虚指超脱尘世的精神阶梯,在孤寂中透露出对知音的热切期盼,余韵悠长。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