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塞孤 送客出榆关》清屈大均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屈大均

《塞孤 送客出榆关》原文

一声箛,送上卢龙道。

足裂长城霜草。

射虎石边愁滑倒。

嘶马乱,开关草。

猿臂将、白头閒,鱼皮女、红颜老。

向穹闾、且共欢好。

遥指鸭绿迷,路与龙沙杳,古塔何时行到。

黑海连天那望晓。

休冻绝,埋冰窖。

虹锈水,点羊酥,羝卧处,寻乾燥。

雁南时、书寄安好。

现代文赏析、翻译

《塞孤·送客出榆关》现代文译文:

一声胡笳响起,送你踏上卢龙古道。 踏碎长城下的霜草,在射虎石边担忧滑倒。 战马嘶鸣扰乱了关塞的荒草。 那猿臂将军已白发闲居,鱼皮部落的少女也红颜衰老。 且向穹庐暂寻欢好。

遥指鸭绿江方向已模糊难辨, 前路与沙漠同样渺远, 不知何时能行至古塔边。 黑海连接天际,如何盼得到破晓? 莫要冻僵在冰窟深处。 用虹彩般的锈水点染羊酥, 公羊栖息处,须寻干燥地。 待雁群南飞时,捎封平安书信来。

赏析:

这首词以"送客出塞"为主题,通过三个层次展现了边塞的苍凉与离别的哀愁:

一、送别场景的刻画 开篇"一声箛"以胡笳声定下边塞基调,"足裂霜草"的细节描写既展现行路艰难,又暗喻离别之痛。"射虎石"的典故与"愁滑倒"的日常担忧形成张力,体现边塞生活的危险与平凡。

二、边塞人物的命运 "猿臂将白头闲"与"鱼皮女红颜老"形成工整对仗,通过将军老去和少女迟暮的意象,暗示时间对所有人的公平摧折。"穹闾欢好"的短暂温暖更反衬出永恒荒凉。

三、前路艰险的悬想 下半阕以"鸭绿迷""龙沙杳"等意象构建空间上的迷茫感,"黑海连天"的夸张描写强化了绝域印象。结尾"雁南书寄"的嘱托,在绝望中留下一线温暖的期盼,与首句胡笳声遥相呼应。

诗人善用边塞特有的物象(鱼皮女、羊酥、羝羊)和地理名词(卢龙道、鸭绿江、黑海),通过视听触觉的多重感受,构建出一个真实可感的塞外世界。全词在苍劲中见细腻,在豪放中藏柔情,体现了清初边塞词"悲壮而不失温婉"的独特美学。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