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清] 屈大均
小雨枫人长一尺,大雨枫人长一丈。
女巫取得沉水薰,一夕枫人有精爽。
大妇持珠来,求子步迟回。
小妇持钱至,问郎归尚未。
《枫人歌》现代文译文: 细雨里枫树精长到一尺高, 暴雨中枫树精蹿至一丈长。 女巫取来沉香日夜熏染, 整夜间枫木人偶渐通灵光。 年长的妇人捧着珍珠来, 求子时脚步迟疑又彷徨。 年轻的妇人带着银钱至, 问情郎归期却依旧渺茫。
赏析:
这首岭南民俗诗以魔幻笔法展现了独特的民间信仰。诗人通过"枫人"这一意象(指经年枫树所化精怪或巫术制作的枫木人偶),构建出一个神秘的人神交感世界。
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递进式结构:前四句写枫人通灵的过程,从自然生长(小雨/大雨)到巫术催化(沉水薰),最后完成"精爽"的质变;后四句转向人间祈愿场景,通过"持珠求子"与"持钱问归"的对比,展现不同女性的生命诉求。这种由神秘到世俗的过渡,形成强烈的戏剧张力。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善用反差营造意境:"一尺"与"一丈"的尺寸对比,"大妇"与"小妇"的身份对照,"求子"与"问郎"的情感差异,共同构成多维度的民间生活图景。特别是"步迟回"三字,将求子妇人既虔诚又忐忑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诗歌的价值在于记录了清代岭南地区"枫人崇拜"的民俗现象。诗人作为遗民诗人,在此类作品中常寄托对故国的追思,枫人"精爽"而世人迷茫的隐晦对照,或许暗含对时局的隐喻。全诗语言质朴却意境幽深,堪称民俗题材诗歌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