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奉答方誉子枉顾草堂留赠之作次原韵 其二》清屈大均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屈大均

《奉答方誉子枉顾草堂留赠之作次原韵 其二》原文

却幸穷愁得著书,萧条长守故山庐。

神仙未遣都无分,农圃何妨遂不如。

陶氏儿争惟纸笔,郑公宾笑是耰锄。

白衣终与春秋老,文艳看君献子虚。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奉答方誉子枉顾草堂留赠之作次原韵 其二》赏析

这首七律展现了诗人安贫乐道、守拙著书的精神境界。首联"却幸穷愁得著书,萧条长守故山庐"以反语开篇,将困顿生活转化为著书立说的契机,凸显文人坚韧品格。颔联"神仙未遣都无分,农圃何妨遂不如"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对仙缘的淡然与对农耕生活的坦然接受。

颈联巧妙用典,"陶氏儿争惟纸笔"暗用陶渊明教子典故,"郑公宾笑是耰锄"化用郑子真躬耕故事,通过历史人物的选择彰显自己的价值取向。尾联"白衣终与春秋老,文艳看君献子虚"既表达甘于布衣终老的决心,又对方誉子的文才给予高度赞赏,用"子虚"典暗示友人文章堪比司马相如。全诗在自谦与赞友间形成张力,展现了传统文人淡泊明志的精神追求。

现代文译文: 反倒庆幸在困顿愁苦中得以专心著述, 清冷寂寞地长守着故乡的茅庐。 既然与神仙缘分尚浅, 做个不如人的农夫又何妨? 像陶潜那样教导子孙珍视纸笔, 似郑子真般以农具接待宾客也不觉羞愧。 我这一介布衣终将与岁月共老, 且欣赏您献上如《子虚赋》般华美的文章。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