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清] 屈大均
驰驱嗟命苦,四十好端居。
深井宁无里,中田尚有庐。
堂前呼犬子,膝下玩蚕书。
莫问霸王事,吾才日以疏。
《羁旅书怀中的生命辩证法》
诗人这首羁旅诗以"命苦"开篇,却在中段构建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图景。诗人通过"深井""中田""犬子""蚕书"等意象的并置,在空间上形成了"外-内"的双重结构:外部是奔波劳顿的仕途,内部是安稳恬淡的家居。这种二元对立恰恰揭示了传统文人的生存困境。
"四十好端居"一句尤为深刻,既是对孔子"四十不惑"的呼应,又是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诗人将仕途比作"霸王事",而将才学比作日渐疏离的客体,这种自我异化的表述,暗示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尾联"吾才日以疏"的叹息,实则是对才学与功名之间辩证关系的终极追问。
全诗最动人处在于那些家居细节的描写,诗人用"呼犬子""玩蚕书"这样充满生活质感的动作,解构了传统士大夫的宏大叙事。这种将崇高理想日常化的写作策略,恰恰体现了清代诗歌向生活美学转型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