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西湖月 六月十六夕惠州王太守邀泛西湖之作 二首 其一》清屈大均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屈大均

《西湖月 六月十六夕惠州王太守邀泛西湖之作 二首 其一》原文

炎天向夕偏凉,爱皓月仍圆,流光如笑。

画船轻漾,蛮童缓按,十番儿小。

使君频有赋,尽曲水、风流吟共啸。

更布簟、犀带桥边,弄遍紫荷红蓼。

生憎一带山眉,染玉女青螺,影连浮峤。

洞天为主,三千夭凤,奈他仙爪。

神仙多散吏,恨白玉真人招未早。

怎当得、西子钱唐,更劳芳棹。

现代文赏析、翻译

《西湖月·其一》赏析

这首词以惠州西湖月夜泛舟为背景,展现了清代文人雅集的典型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岭南夏夜的清凉、月色的柔美与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完美融合。

上阕开篇"炎天向夕偏凉"三句,以气候特征切入,突出岭南夏夜的特有魅力。"画船轻漾"以下六句,通过船行、乐奏、赋诗等细节,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夜游图景。"布簟犀带桥边"的闲适与"弄遍紫荷红蓼"的雅趣相映成趣。

下阕笔锋一转,以"生憎"领起对远山景色的描写,用"玉女青螺"的比喻赋予山水灵性。"洞天"三句引入道教意象,暗含对仙境的向往。"神仙多散吏"二句则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企慕。结尾以西子湖、钱塘江作比,既赞美惠州西湖之美,又暗含对友人不辞辛劳安排游赏的感激。

全词语言清丽,意境空灵,在写景中融入抒情,在纪实中寄托理想,展现了诗人作为岭南词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现代文译文: 炎热的夏日傍晚竟格外凉爽, 我深爱这轮依然圆满的皓月, 它的清光仿佛含着笑意。 彩绘的游船轻轻荡漾, 南国少年缓缓演奏着, 十番乐声细腻悠扬。 太守频频即兴赋诗, 在曲折的水道边, 我们这些风流雅士吟咏长啸。 更在犀带桥畔铺开竹席, 赏玩遍紫荷红蓹的芳姿。

可恼那一带如眉的远山, 像被仙女用青螺黛染过, 山影连接着海上的仙山。 这洞天福地的主人, 本应是那三千只彩凤, 奈何它们仙爪难留。 神仙多是闲散的官吏, 只恨白玉般的真人未能早些相招。 怎比得上这西湖堪比西子钱塘, 更劳您安排这芬芳的画舫。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