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苏舜钦
我为名驱苦俗尘,师知法喜自怡神。
未知欢戚两忘者,始是人间出世人。
《题广喜法师堂》赏析
诗人这首题赠广喜法师的七言绝句,以对比手法展现了俗世与佛门的两种生命状态。前两句形成鲜明对照:"我"为名利所困,深陷尘世烦扰;而法师则因悟得佛法真谛而获得精神愉悦。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对现状的清醒认知,更暗含对佛门清净境界的向往。
后两句由具体描写转入哲理思考,提出了"欢戚两忘"的修行境界。诗人认为,唯有超脱世俗悲喜的羁绊,才能达到真正的出世之境。这里的"始是"二字,既是对广喜法师修为的赞叹,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人生境界的理解。
全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在儒释思想交融背景下的精神追求。诗人将个人感悟与佛理思考自然融合,使这首题赠之作超越了简单的应酬,成为探讨生命境界的哲理诗篇。
现代文译文: 我被名利驱使,苦陷于世俗尘埃, 法师您深谙佛法,怡然自得。 殊不知能同时忘却欢欣与忧愁的人, 才是这尘世中真正的超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