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古兴》唐常建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常建

《古兴》原文

汉上逢老翁,江口为僵尸。

白发沾黄泥,遗骸集乌鸱。

机巧自此忘,精魄今何之。

风吹钓竿折,鱼跃安能施。

白水明汀洲,菰蒲冒深陂。

唯留扁舟影,系在长江湄。

突兀枯松枝,悠扬女萝丝。

托身难凭依,生死焉相知。

遍观今时人,举世皆尔为。

将军死重围,汉卒犹争驰。

百马同一衔,万轮同一规。

名与身孰亲,君子宜固思。

现代文赏析、翻译

《古兴》现代文译文:

汉水边遇见一位老翁, 江口岸已成冰冷尸身。 白发沾满浑浊黄泥, 残躯聚集着啄食的乌鸦。 生前机巧从此湮灭, 魂魄如今去向何方? 江风吹断垂钓的竹竿, 鱼儿欢跃却再难收网。 澄澈江水映着沙洲, 茭白芦苇覆盖深潭。 只余一叶孤舟的残影, 还系在长江的水岸边。 嶙峋的枯松枝干上, 缠绕着飘摇的女萝藤。 人生在世难寻依托, 生死相隔怎能相知? 看尽当世芸芸众生, 举世皆为此般模样。 将军战死重重围困, 士兵仍在冲锋陷阵。 百马同咬一副马嚼, 万轮同循一个轨迹。 虚名与生命孰轻孰重? 君子应当深思慎行。

赏析:

诗人这首《古兴》以冷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死对照的深刻画卷,体现了盛唐诗人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

诗歌开篇即以"汉上老翁"与"江口僵尸"的强烈对比,构建起生死转换的戏剧性场景。"白发沾黄泥"的细节描写,将死亡的可怖与生命的脆弱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机巧自此忘"的转折,引发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

中段景物描写极具象征意味:"风吹钓竿折"暗示生命无常,"白水明汀洲"的澄澈与"菰蒲冒深陂"的幽深形成意境反差。孤舟残影与枯松女萝的意象组合,构建出飘摇无依的生命图景。

后段诗人将视野扩展到社会层面,"将军死重围"与"汉卒犹争驰"的对比,暗讽功名追逐的虚妄。"百马同一衔"的比喻,尖锐揭示社会规训对人性的束缚。

结尾"名与身孰亲"的诘问,将全诗提升到存在主义的高度。这种对生命价值的终极追问,使诗歌超越了一般生死感叹,展现出唐代士人深刻的自省意识。在艺术表现上,冷峭的意象与绵长的哲思完美融合,形成独特的审美张力。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