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常建
夕映翠山深,馀晖在龙窟。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
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
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
碧海莹子神,玉膏泽人骨。
忽然为枯木,微兴遂如兀。
应寂中有天,明心外无物。
环回从所泛,夜静犹不歇。
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
《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赏析
这首山水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龙窟泛舟时的幽静景致,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全诗可分三个层次:前六句写黄昏泛舟所见,中间八句追忆天台学道之景,末六句回归当下抒发感悟。
诗中"夕映翠山深"与"初阳濯玄发"形成朝暮对照,"碧海莹子神"与"忽然为枯木"构成生死转换,通过时空的交错与意象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澹澹"、"幽映"、"清越"等词营造出空灵澄澈的意境,而"明心外无物"则点明禅理,最终"身与波上月"的物我合一之境,将全诗推向高潮。
现代文译文: 夕阳映照着幽深的翠绿山峦, 余晖静静洒落在白龙窟上。 一叶扁舟载着沧浪之志, 淡淡的花影渐渐沉入水中。 向西漂流融入天际, 向南眺望云中宫阙。 不由想起莓苔覆盖的山峰, 朝阳初升时洗净我的黑发。 泉水与藤萝相互辉映, 松间鹤鸣清越悠扬。 碧海般澄澈滋养心神, 玉露般甘霖润泽筋骨。 忽然化作一株枯木, 微弱的生机如同凝固。 静寂中自有一方天地, 明澈心境外别无他物。 随波回旋任意漂流, 夜深人静仍不停歇。 淡泊的心意无边无际, 我的身影融入波中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