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清] 吴伟业
天清华不注,搔首望,白云齐。
想尚父夷吾,雪宫柏寝,衰草长堤。
松耶柏耶在否,只斜阳、七十二城西。
石窌功名何处,铁笼筹算都非。
尽牛山涕泪沾衣。
极目雁行低。
叹鲍叔无人,鲁连未死,憔悴南归。
依然洋洋东海,看诸生、奏玉简金泥。
谁问碻磝战骨,秋风老树成围。
木兰花慢·过济南: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叩问
诗人这首《木兰花慢·过济南》以深沉的历史眼光审视济南这片古老土地,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兴衰紧密交织。上阕"天清华不注"起笔,以华不注山为地理坐标,展开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尚父夷吾"指姜尚、管仲等辅佐君王成就霸业的名臣,"雪宫柏寝"暗指昔日齐国的繁华宫室。然而眼前所见,唯有"衰草长堤"和斜阳下的残垣断壁。"七十二城"指齐国鼎盛时期的疆域,如今功名何在?筹算成空,历史无情地嘲弄着人们的雄心壮志。
下阕转入更深沉的感慨。"牛山涕泪"用齐景公牛山涕泣的典故,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悲叹。"鲍叔无人"暗指知音难觅,"鲁连未死"则寄托了对义士风骨的向往。词人"憔悴南归"的身影,与"洋洋东海"形成强烈对比。结尾"碻磝战骨"二句尤为沉痛,那些战死的将士尸骨无人问津,只有秋风中的老树默默守护。全词以景结情,将历史沧桑与个人感伤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作为遗民诗人的深沉历史意识与家国情怀。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在于时空的交错并置。词人站在济南的土地上,目光却穿透古今,与历史人物对话。华不注山、牛山等地理意象成为连接古今的媒介,而"斜阳"、"秋风"等时间意象则强化了历史的无常感。诗人善用典故却不着痕迹,"尚父夷吾"、"鲍叔鲁连"等历史人物的并置,构成了一幅绵延不断的历史画卷。词中"谁问碻磝战骨"的诘问,不仅是对历史遗忘的抗议,更是对当下现实的隐晦批判,体现了诗人词作"以史为鉴"的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