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赏析
这首七律以冬至为切入点,展现了宋代女诗人对自然节律的敏锐感知。诗人通过"黄钟应律"的典故,暗示冬至作为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天地间正经历着微妙的能量更迭。"阴伏阳升"四字精准把握了冬至"一阳生"的物候特征,而"淑气回"则暗示着寒冬中孕育的生机。
中二联工稳对仗,"葵影移"与"梅花开"形成时间上的承接,既点明冬至白昼最短的特征,又预示着小寒时节将临。"八神表日"与"六管飞葭"的典故运用,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修养,又赋予诗歌庄严的仪式感。尾联"迎腊柳"与"领春来"的意象组合尤为精妙,枯柳枝条的参差之态中,已暗藏春的消息,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轮回的深刻体悟。
全诗以严谨的格律承载灵动的诗意,典故与白描相得益彰,在描绘冬至物候的同时,更透露出对生命循环的哲学思考,展现了女性诗人特有的细腻与深邃。
现代文译文: 黄钟律管应和着节令,好风催促着气候变迁。 阴气潜伏阳气初升,和煦的气息开始回旋。 向日葵的影子随着冬至推移变长, 梅花已抢在小寒之前绽放娇颜。 八位神祇测算着吉日预兆丰年, 六律葭管中飞动的细灰验证节令更迁。 河岸边的柳枝早已准备好迎接腊月, 那参差的枝条又想要率先把春天招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