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多父敦》清王士祯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王士祯

《多父敦》原文

昨日赋罢《天马鼎》,今日复示古敦牟。

山川连日发光怪,黄白下覆云油油。

此敦形制奇且古,两耳三足穷彫锼。

上作饕餮下蚩尤,细辨非簋非彝舟。

古人一物殚工巧,用盛黍稷神所羞。

珠盘玉敦载盟府,云以歃血亲诸侯。

流传千载历尘劫,却伴高士山之幽。

昭余自昔称晋薮,侯甲水作青瑶流。

丹枫孤阁踞其上,朝霞暮霭临窗浮。

先生静坐观众妙,图书万卷皆亲仇。

此鼎此敦置左右,苍然古色来商周。

庭列九宾发缇幕,令我一见生叹愀。

长安市儿宝康瓠,金敦玉敦知何求。

什袭归去闭高阁,会有光气腾龙虬。

现代文赏析、翻译

《多父敦》现代文译文与赏析

【现代文译文】 昨日刚写完《天马鼎》诗篇,今日又得见这古敦器物。连日来山川显灵异光芒,黄白云雾如油幕低垂天际。这敦造型奇特古意盎然,双耳三足布满精雕纹路。上部饰饕餮下部刻蚩尤,细看既非簋器也非彝舟。古人造物耗尽巧思,用来盛粮反令神明羞惭。珠玉装饰的盟约之器,曾见证诸侯歃血为盟。历经千年尘世劫难,今与隐士相伴深山。昭余自古是晋国宝地,侯甲河水似青玉流淌。红枫掩映的孤阁矗立,朝霞暮霭在窗前浮动。先生静坐观天地玄妙,万卷典籍皆如故友。商周古鼎陈设左右,苍劲古色穿越时空。当庭展示揭开锦幕,令我见之顿生敬畏。长安商贾追捧俗物,怎识金玉敦器真意?珍重收藏高阁深处,终有龙纹光焰冲霄。

【多维赏析】 1. 时空交响结构 全诗构建三重时空维度:首联"昨日-今日"建立个人时间轴,"千载-商周"延伸历史纵深感,"昭余-长安"拓展地理空间场域。这种时空交响的结构,使古器物同时具备个人记忆、历史纵深与地域文化三重意义。

2. 器物美学解码 诗人以考古学家的精确("两耳三足穷彫锼")与艺术家的敏感("黄白下覆云油油")解构古敦。特别通过否定性定义"非簋非彝舟",反而强化了器物的独特性,这种"负空间"描写手法在古典器物诗中独具匠心。

3. 文化记忆重构 将盟约仪式("歃血亲诸侯")与隐士生活("伴高士山之幽")并置,形成政治记忆与文人情怀的对话。末尾"光气腾龙虬"的预言,赋予器物从历史见证者到文化预言者的身份转变。

4. 色彩象征体系 诗中构建"黄白-青瑶-丹枫-缇幕"的色彩谱系:黄白云雾暗示神秘主义,青瑶流水象征文化纯净,丹枫孤阁彰显文人品格,缇幕九宾代表礼仪传统,形成完整的视觉符号系统。

5. 反讽性对照 "长安市儿宝康瓠"与"金敦玉敦"的对比,构成物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深层反讽。这种对照延伸出"器物命运"的哲学思考——真正的文化瑰宝往往在喧嚣时代遭遇认知困境。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