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陆龟蒙
积雨晦皋圃,门前烟水平。
蘋蘅增遥吹,枕席分馀清。
村旆诧酒美,赊来满鋞程。
未必减宣子,何羡谢公荣。
借宅去人远,败墙连古城。
愁鸱占枯枿,野鼠趋前楹。
昨日云破损,晚林先觉晴。
幽篁倚微照,碧粉含疏茎。
蠹简有遗字,先琴无泛声。
蚕寒茧尚薄,燕喜雏新成。
览物正摇思,得君初夏行。
诚明复散诞,化匠安能争。
海浪刷三岛,天风吹六英。
洪崖领玉节,坐使虚音生。
吾祖傲洛客,因言几为伧。
末裔实渔者,敢怀干墨卿。
唯思钓璜老,遂得持竿情。
何须乞鹅炙,岂在斟羊羹。
畦蔬与瓮醁,便可相携迎。
蟠木几甚曲,笋皮冠且轻。
闲心放羁靮,醉脚从欹倾。
一径有馀远,一窗有馀明。
秦皇苦不达,天下何足并。
《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现代文赏析
这是一幅充满隐逸情趣的初夏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后田园的清新景致,通过"积雨晦皋圃,门前烟水平"的静美画面,奠定了全诗闲适的基调。蘋蘅清香随远风飘来,枕席间尚存雨后的凉意,这些感官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精微的体察。
诗中"村旆诧酒美"至"败墙连古城"数句,以质朴的语言道出简朴生活的自足。不慕宣子谢公的荣华,甘居破败古城,与愁鸱野鼠为邻,彰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昨日云破损"以下,笔锋转向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绘:晚林初晴,幽篁微照,疏茎含粉,蚕薄燕新,这些意象共同编织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初夏图景。
后半部分诗人直抒胸臆,"诚明复散诞"表明自己率真自然的人生态度。以"海浪刷三岛,天风吹六英"的壮阔意象,反衬出"畦蔬与瓮醁"的简朴生活之可贵。最后"一径有馀远,一窗有馀明"的感悟,与开篇的烟水朦胧形成呼应,完成了从外景到内心的诗意升华。
现代文译文: 连绵阴雨使园圃显得昏暗, 门前水雾与水面齐平。 蘋蘅的香气随风飘来更显悠远, 枕席间还留着雨后的清凉。 村中酒旗夸耀着美酒, 赊来满壶足够一程畅饮。 未必不如宣子的酒, 何必羡慕谢公的荣华。 借住的宅院远离人群, 残破的墙垣连接着古城。 忧愁的猫头鹰栖息在枯枝上, 野鼠在前廊下匆匆穿行。 昨日的乌云已经消散, 傍晚的树林最先感知天晴。 幽静的竹林依偎着微光, 青翠的嫩茎含着淡淡粉霜。 被虫蛀的竹简还留着字迹, 古老的琴不再发出虚浮的声响。 春蚕畏寒吐的丝尚薄, 燕子欢喜雏鸟刚刚长成。 观览景物正引发思绪, 恰得君初夏的来信诗行。 真诚明朗又洒脱不羁, 造化之功岂是人力能争。 海浪冲刷着蓬莱三岛, 天风吹拂着六英之花。 洪崖仙人手持玉节, 端坐使虚空生出妙音。 我的先祖曾傲游洛阳, 因言辞几乎被视为粗人。 我这末裔实为渔夫, 岂敢怀想干谒权贵之情。 只想着姜尚垂钓之事, 于是体会到了持竿的闲情。 何须乞求烤鹅美味, 又岂在乎羊肉羹汤。 菜畦里的蔬菜和瓮中的浊酒, 就足以相携共迎宾朋。 蟠曲的树木做成矮几, 笋壳制成的帽子多么轻便。 放松闲适的心放开缰绳, 醉后的脚步任其歪斜。 一条小径通向足够远的去处, 一扇窗户透进足够亮的光明。 秦始皇苦于不能通达此理, 即便拥有天下又何足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