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陈与义
短蓬如凫鷖,载我万斛愁。
试登山上亭,却望沙际舟。
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荡摇宝鉴面,翠髻千螺浮。
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
客路惜胜日,临风搔白头。
众色忽已晚,川光抱岩幽。
三老呼不置,我兴方未收。
下山事复多,题诗记曾游。
《题崇山》现代文译文:
小船像野鸭般轻盈, 却载着我万石忧愁。 试着登上山间亭台, 回望沙岸边的孤舟。 世事纷扰催人急, 长江水悠悠东流。 西南山影浸水中, 明暗在中流分界。 水面如宝镜摇荡, 青峰似发髻浮游。 前路虽然多险阻, 此地确实可停留。 旅途珍惜好时光, 迎风搔弄白头颅。 暮色忽然笼罩四野, 河光环抱着幽谷。 船夫声声催不停, 我的游兴正浓厚。 下山还有诸多事, 题诗记录此畅游。
赏析:
这首山水诗展现了诗人登临崇山时的复杂心绪。诗人以"短蓬如凫鷖"开篇,用轻盈的船与沉重的愁形成鲜明对比。登高望远时,长江的永恒流动与世事的匆忙形成对照,暗示人生无常。
诗中"荡摇宝鉴面,翠髻千螺浮"等句,以精妙的比喻描绘山水相映的景致:江水如镜,倒映着如女子发髻般的青山。这种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时空转换的技巧,从登亭回望到远眺江流,再到暮色降临,层层推进。结尾处"三老呼不置"与"我兴方未收"的冲突,生动表现了文人雅士流连山水的情态。
全诗在山水描写中渗透着深沉的人生感慨,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又暗含对仕途艰难的隐忧,体现了宋代士大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