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衡岳道中》宋陈与义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与义

《衡岳道中》原文

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

避兵径度吾岂忍,欲雨还休神所怜。

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

非无拄杖终伤老,负此名山四十年。

现代文赏析、翻译

《衡岳道中》现代文译文: 我本是嵩山脚下耕田的野老客, 能游衡岳也是前世修来的机缘。 为避战乱匆匆经过岂是我本愿, 欲雨又停想必是山神垂怜。 世道虽乱古松依旧虬枝盘曲, 村落空寂更显溪水叮咚清浅。 并非没有拄杖却终究感伤衰老, 辜负这名山胜景已有四十年。

赏析:

这首七律以"衡岳道中"为题,展现了诗人在战乱年代途经衡山时的复杂心境。诗歌通过三个层次的对比,构建出深沉的艺术空间:

一、空间对比:开篇"嵩岳"与"衡岳"形成南北呼应,暗示诗人漂泊轨迹。"野客"的自称既点明身份,又暗含隐逸之志。

二、时局对比:颔联"避兵"与"欲雨"的意象交织,将个人命运置于时代动荡中。"神所怜"三字举重若轻,透露出乱世中难得的慰藉。

三、心境对比:颈联以松树的坚韧与水声的永恒,反衬人世无常;尾联"四十年"的时间跨度,将个人衰老之叹升华为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

全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在看似平实的纪行中,暗藏着一个知识分子对乱世的深刻观察与生命体悟。特别是"世乱不妨松偃蹇"一句,以物喻人,展现了在时代洪流中保持精神独立的士人风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