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刘希夷
萋萋春草绿,悲歌牧征马。
行见白头翁,坐泣青竹下。
感叹前问之,赠予辛苦词。
岁月移今古,山河更盛衰。
晋家都洛滨,朝廷多近臣。
词赋归潘岳,繁华称季伦。
梓泽春草菲,河阳乱华飞。
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
高楼倏冥灭,茂林久摧折。
昔时歌舞台,今成狐兔穴。
人事互消亡,世路多悲伤。
北邙是吾宅,东岳为吾乡。
君看北邙道,髑髅萦蔓草。
芳□□□□,□□□□□。
碑茔或半存,荆棘敛幽魂。
挥涕弃之去,不忍闻此言。
《洛川怀古》现代文译文:
春草茂盛碧绿如茵,牧马人唱着悲凉的歌。路上遇见白发老翁,独坐青竹下暗自垂泪。我上前询问其中缘由,他赠我一番沧桑话语:时光流转古今变迁,山河见证盛衰更迭。当年晋朝建都洛水畔,朝廷里尽是得宠近臣。潘岳以词赋闻名于世,石崇的豪奢天下称最。梓泽园中春草萋萋,河阳县里落花纷飞。绿珠坠楼贞烈难夺,白首同归终成谶语。昔日高楼转瞬倾颓,繁茂林木早已摧折。当年歌舞升平的台榭,如今已成狐兔巢穴。人间万事终将湮灭,世间道路充满悲凉。北邙山是我的归宿,东岳将成永久故乡。你看那北邙山道上,骷髅缠绕着蔓蔓野草。(此处原缺四字),(此处原缺五字)。墓碑坟茔残存半数,荆棘丛中幽魂徘徊。我挥泪转身离去,不忍再听这凄凉之言。
赏析:
这首怀古诗以"春草绿"起兴,通过牧马悲歌、老翁泣诉的意象,构建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诗人采用双线叙事手法,既描绘眼前春景,又借老翁之口展开历史回溯,形成时空交错的抒情结构。
诗中巧妙运用对比艺术:"春草绿"与"悲歌"、"高楼"与"狐兔穴"、"昔时"与"今成"等意象群形成强烈反差,凸显盛衰无常的主题。典故的运用尤为精当,潘岳的文采、石崇的豪奢、绿珠的贞烈,这些西晋典故的堆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历史图景。
"北邙是吾宅"四句堪称诗眼,将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相融合,体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宇宙意识。残缺诗句处的留白,反而增强了诗歌的沧桑韵味。结句"不忍闻此言"的戛然而止,留下无尽余韵,使全诗在情感高潮处收束,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作为初唐诗人对六朝绮丽诗风的超越,在怀古题材中注入了深沉的生命意识,为盛唐诗歌的到来做了艺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