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清] 纳兰性德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绕砌蛩螿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清平乐·忆梁汾》现代文译文:
才听见夜雨敲窗, 便觉秋意已这般浓重。 石阶旁蟋蟀低鸣, 我独自沉默不语。 纵有梦境也转作愁绪, 却找不到缘由凭据。
乱山如浪横亘江上, 想起你漂泊倦游在何方? 可知道小窗内红烛摇曳, 正映照着我今夜的凄凉?
赏析:
这首词以"夜雨惊秋"开篇,通过听觉感受瞬间点明时节转换。诗人善用"才...便..."的句式,将时间感知压缩,强化了秋意的突然降临。"绕砌蛩螿"的虫鸣与"人不语"的静默形成声画对照,烘托出独处时特殊的敏感心境。
下阕"乱山千叠"的壮阔景象与"小窗红烛"的私密空间形成强烈反差,暗示着对远方友人的牵挂与自身处境的孤寂。"游倦"二字既写友人漂泊之态,又暗含自己心绪的疲惫。结尾"照人此夜凄凉"的烛光意象,将无形愁绪具象化,完成了从外界秋景到内心凄凉的完整情感投射。
全词运用"雨-虫-山-烛"的意象链,构筑起一个闭合的秋夜怀人空间。纳兰以精炼的笔触,将对外物的敏锐感知与内心幽微情绪完美融合,展现了其词作"哀感顽艳"的典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