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司马光
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阴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
【现代文译文】 洛阳的春天最为繁华绚烂, 十万户人家掩映在红花绿荫间。 谁说那些花朵像锦绣般美丽? 分明是世人用锦绣模仿着群芳的容颜。
【原创赏析】 这首七绝以洛阳春色为切入点,展现了北宋都城繁花似锦的盛况。首句"最繁华"三字统领全篇,既写城市风貌,又暗喻时节之胜。次句"红绿阴中十万家"通过色彩与数量的强烈对比,构建出视觉上的震撼效果——整座都城仿佛都沉浸在花海之中。
后两句笔锋一转,以反诘句式颠覆传统比喻。诗人不落俗套地指出:并非鲜花似锦,而是人工织锦在模仿自然花色。这种逆向思维既体现了诗人作为史学家的求真精神,又暗含对人工巧艺终究难敌自然造化的哲学思考。结句"学"字尤为精妙,将人类文明置于向自然学习的谦卑位置,展现出宋代文人特有的理性审美情趣。
全诗仅二十八字,却完成了从宏观景象到微观哲思的跨越,在赞美洛阳春色的同时,更揭示了艺术创作与自然本源的关系,体现了宋诗"理趣"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