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司马光
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
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
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
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
《闲居呈复古》赏析
这首五律展现了诗人退隐后的田园生活图景,以简淡笔墨勾勒出闲适自得的隐逸情趣。
首联"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道出闲居真谛——看似慵懒散淡,实则自有章法。一个"营"字暗含诗人对生活的用心经营,暗示下文将展开的具体生活场景。
颔联"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以工对描绘劳作之趣。"添"字见匠心,伐木本为实用,却成就了山色的审美;"擘"字生动,人工开凿的水渠竟似天然水声。动词运用精妙,将劳动艺术化。
颈联转写农事收获,"经霜""带雨"两个自然意象,暗含时序推移。芋头经霜更甜,花卉沐雨更艳,平淡中见造化神工,亦见诗人对自然规律的体察。
尾联"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突然引入人物,使静谧的画面顿生活气。扫叶迎客的细节,既显隐士之礼,又含林下之风,与首联"无营"遥相呼应,构成完整的生活闭环。
全诗以白描手法,通过伐木、开渠、收芋、种花、迎客五个生活片段,构建出动静相宜的闲居画卷。语言质朴如话,却于平易处见锤炼之功,体现了宋诗"平淡而山高水深"的美学追求。
现代文译文: 闲居生活虽然看似懒散放任, 却也并非全然无所事事。 砍伐林木为山色增添景致, 开凿沟渠让水声更加清越。 经霜后的芋头格外甘美, 趁雨栽种的花卉长势喜人。 前日邻家老翁前来造访, 我打扫柴门前的落叶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