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司马光
清白君家旧,文章时态新。
何妨偶蹉跌,未必遂沉沦。
莫叹科名晚,惟忧道谊贫。
进修专在已,得失尽由人。
孝友亦为政,箪瓢足养亲。
那将少年泪,容易辄伤春。
《亨杞下第作诗示之》赏析
这首劝慰诗展现了诗人作为政治家和文人的双重智慧。诗人以"清白君家旧"开篇,既肯定对方家世清誉,又赞许其文章新颖,在安慰中暗含期许。诗中"何妨偶蹉跌"至"得失尽由人"六句,构成精妙的说理结构:先用反问消解落第的挫败感,继而指出真正的忧患在于道德修养而非功名得失,最后点明进修在人、得失由天的辩证关系。末四句尤为深刻,将儒家"孝友为政"的思想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相结合,劝诫年轻人不必为一时失意伤春悲秋。全诗情理交融,既有长辈的温厚关怀,又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重视道德修养超过科举功名的价值取向。
现代文译文: 你家族世代清白传家久, 文章风格又能与时俱进。 偶然科场失意有何妨碍? 未必就此终生沉沦不起。 不必慨叹功名来得晚, 只该忧虑道德修养浅。 精进修为全在自己, 成败得失由天注定。 孝顺友爱也是为政之道, 粗茶淡饭足以奉养双亲。 何必像少年人般多愁善感, 动不动就为春光流逝泪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