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不疑知常州》宋司马光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司马光

《送不疑知常州》原文

宦学不营身,京华费十春。

非贪为郡乐,意欲与民亲。

祖账青门首,归帆扬子津。

江山旧游在,烟火故乡邻。

敢惜离群阔,欣闻得吏循。

嗟余一囊米,溟负鬓丝新。

现代文赏析、翻译

《送不疑知常州》现代文译文:

十载京城求仕路,不曾钻营谋私途。 非图郡守享安乐,只愿亲近百姓苦。 青门外设饯行宴,扬子津头挂归帆。 旧日山水依然在,故乡炊烟似眼前。 岂敢惆怅离别久,欣闻良吏治政贤。 可叹我仍一囊粟,鬓边新雪负流年。

赏析:

这首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赴任的复杂情感,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首四句"宦学不营身"至"意欲与民亲",以直白语言勾勒出友人清廉自守的为官形象。"费十春"与"不营身"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不慕荣利的品格。

中四句"祖账青门首"至"烟火故乡邻",通过"青门"、"扬子津"等地理意象,构建出空间转换的送别场景。"江山"与"烟火"的对仗,既写实景又暗含对友人归乡任职的欣慰。

末四句"敢惜离群阔"至"溟负鬓丝新",笔锋转向自身。以"一囊米"的贫寒自况与友人"得吏循"的政绩形成反差,尾句"鬓丝新"的意象既写实又抒情,暗含岁月蹉跎之叹。

全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深厚,在送别主题中融入仕途感慨,展现了宋代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的个人操守。诗人以简练笔法,将送别之情、为官之道、人生之叹熔于一炉,体现了其作为政治家的胸襟与诗人的才情。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