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礼记引逸诗》先秦先秦佚名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先秦] 先秦佚名

《礼记引逸诗》原文

昔吾有先正。

其言明且清。

国家以宁。

都邑以成。

庶民以生。

谁能秉国成。

不自为政。

卒劳百姓。

相彼盍旦。

尚犹患之。

现代文赏析、翻译

《礼记引逸诗》赏析

这首先秦逸诗以简练笔触勾勒出理想政治图景与现实的深刻落差。前五句如一组浮雕,"先正"形象以"明且清"三字立骨,其治国智慧使国家安宁、城邑繁荣、百姓安居,构建出"言-政-民"的和谐闭环。"明且清"既指言语透彻,更暗喻为政者的心镜澄明。

转折处"谁能秉国成"六字如黄钟大吕,将诗意推向对现实的诘问。真正的治国者不以私意行政,而昏聩者"不自为政"却使百姓劳顿,形成强烈反讽。末句"盍旦"(夜鸣求旦之鸟)的意象尤为精妙,以禽鸟的躁进喻指某些执政者的短视,连鸟类的失常尚令人忧,何况人君的失政?这种由物及人的笔法,在简朴中见深致。

现代文译文: 往昔我们有贤明的先君, 他的教诲明晰而透彻。 国家因而太平安宁, 城郭因此建设完备, 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如今谁能执掌国政? 不真正为民施政, 最终使百姓劳苦困顿。 看那夜鸣求旦的盍旦鸟, 尚且令人感到忧心。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