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慷慨歌》先秦先秦佚名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先秦] 先秦佚名

《慷慨歌》原文

贪吏而可为而不可为。

廉吏而可为而为可为。

贪吏而不可为者。

当时有污名。

而可为者。

子孙以家成。

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

而不可为者。

子孙困穷被褐而负薪。

贪吏常苦富。

廉吏常苦贫。

独不见楚相孙叔敖。

廉洁不受钱。

现代文赏析、翻译

《慷慨歌》赏析

这首先秦时期的无名氏作品,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官场中贪廉两种选择的现实困境。诗歌采用对比手法,将贪官与清官的人生轨迹并置,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为官之道及其后果。

开篇即以"贪吏而可为而不可为"的矛盾表述,点明贪腐虽能带来眼前利益却背负道德污名。诗中"子孙以家成"与"子孙困穷被褐而负薪"形成强烈反差,前者描绘贪官后代坐享其成的奢靡,后者刻画清官子孙砍柴负薪的艰辛。这种代际命运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价值评判的扭曲。

艺术上,诗歌善用排比句式增强说理气势,如"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的工整对仗。结尾以楚相孙叔敖的典故作结,既是对清廉典范的礼赞,也是对现实的辛辣讽刺。全诗语言质朴却力透纸背,在简短的篇幅中完成了对官场生态的深刻解剖。

现代文译文: 贪官这条路啊,看似可行实则不可行; 清官这条路啊,确实可行就该坚定前行。 贪官之所以不可为, 是因为会留下千古骂名; 而之所以有人选择为之, 是因后代能坐享富贵荣华。 清官之所以值得为, 是因能赢得一世清誉; 而之所以有人不愿为, 是因子孙会穷困潦倒穿粗布背柴薪。 贪官常为富贵所困扰, 清官常为贫苦所煎熬。 难道没看见楚国贤相孙叔敖吗? 一生廉洁从不受贿分文。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