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韩奕》先秦先秦佚名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先秦] 先秦佚名

《韩奕》原文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

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

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

榦不庭方,以佐戎辟。

四牡奕奕,孔修且张。

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

王锡韩侯,淑旂绥章,簟茀错衡。

玄衮齿舄,钩膺镂钖,鞹鞃浅幭,鞗革金厄。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

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

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

韩侯迎止,于蹶之里。

百两彭彭,八鸾镪镪,不显其光。

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

韩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

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

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

实墉实壑,实亩实籍,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现代文赏析、翻译

韩奕:权力与婚姻的双重奏

《韩奕》这首西周时期的颂歌,表面上看是一曲对韩侯受封仪式的赞颂,实则暗藏着一部精妙的政治婚姻图卷。诗中那些熠熠生辉的礼器、声势浩大的仪仗、丰盛奢华的宴席,无不是权力与婚姻交织的符号系统。当我们将目光穿透这些华丽辞藻构筑的表象,会发现这首诗实际上记录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联姻——韩侯与蹶父之女的结合,以及这场联姻背后的地缘政治考量。

开篇"奕奕梁山,维禹甸之"的宏大叙事,立即将韩侯的受封仪式置于神圣的历史脉络中。大禹治水的功绩成为韩侯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周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的训诫,则确立了新权力关系的传承谱系。值得注意的是,诗中特别强调"榦不庭方,以佐戎辟"——韩侯的使命是镇守边疆,辅佐君王。这暗示了韩国在西周版图中的战略位置,以及这场即将举行的婚礼所承载的军事意义。

诗歌中段对韩侯入觐场面的描写堪称礼器陈列的盛宴:"淑旂绥章,簟茀错衡,玄衮齿舄,钩膺镂钖"。每一件器物都不只是物质财富的展示,更是身份等级的视觉宣言。周王通过这些礼器的赐予,完成了对韩侯身份的重新确认与权力授予。这种物质符号的交换,构成了西周封建制度下君臣关系的物质基础。而随后描写的饯行宴席——"清酒百壶"、"炰鳖鲜鱼"、"乘马路车",则通过食物的丰盛与礼物的贵重,展现了贵族间交往的物质维度。

诗歌的转折点出现在韩侯娶妻的段落。这场婚礼被描绘得极尽奢华:"百两彭彭,八鸾镪镪"的车队,"祁祁如云"的陪嫁侍女队伍。但更值得玩味的是新娘的身份——"汾王之甥,蹶父之子"。蹶父作为"孔武,靡国不到"的显赫人物,其女与韩侯的结合显然不是单纯的儿女情长。诗中直言不讳地道出了这场婚姻的政治考量:"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选择韩地作为安居之所,正是因为韩国的战略价值与资源禀赋。

诗中浓墨重彩描绘的韩国自然风貌——"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以及"有熊有罴,有猫有虎"的物产,绝非闲笔。这些描写强调了韩国作为边境地区的重要资源价值,尤其是"献其貔皮,赤豹黄罴"暗示的珍贵皮毛贡品,正是边境诸侯对中央王朝的重要贡献。而"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则揭示了韩国作为军事要塞的地位,其城墙的修筑得到了王朝军队的支持,这又回扣了开篇韩侯"榦不庭方"的使命。

《韩奕》通过婚姻叙事完成了对政治权力的诗意建构。韩侯与蹶父之女的结合,实则是中央王朝、边境诸侯与军事贵族三方势力的战略联盟。周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的封赏,通过婚姻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诗中反复出现的"王锡韩侯"句式,构成了一种仪式化的权力授予节奏,而婚礼的盛况则可视作对这种新权力关系的公开确认与展示。

在这首诗中,婚姻不再是私人领域的结合,而是一种政治话语的展演,一种权力再生产的手段。那些看似描写婚礼喜庆的华丽辞藻——"烂其盈门"、"韩姞燕誉",实际上是对新建立的政治同盟的庆贺。当我们将《韩奕》置于西周封建制度的大背景下解读,会发现这首诗堪称一部用诗性语言写就的政治同盟条约,一场以婚姻为名的地缘战略布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