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先秦佚名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幠,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君子信盗,乱是用暴。盗言孔甘,乱是用餤。匪其止共,维王之邛。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秩秩大猷,圣人莫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巧言》现代文译文:
浩渺苍天啊, 人们称你如父母。 我们无罪又无辜, 为何降此大祸乱? 上天已显威严, 我确实清白无罪。 上天降下大祸, 我确实无辜受难。
祸乱初起时, 谗言已暗中滋长。 祸乱再扩大, 是因君王听信谗言。 君王若能明察怒斥, 祸乱或可速止。 君王若能任用贤人, 祸乱或可平息。
君王屡次订盟约, 祸乱却因此加剧。 君王轻信奸佞, 暴乱便随之而来。 奸佞之言甜如蜜, 祸乱如食毒饵。 他们不尽忠职守, 只会加重君王负担。
巍峨的宗庙, 是明君所建造。 宏伟的治国方略, 是圣人所制定。 他人别有用心, 我能揣度明白。 狡兔跳跃奔跑, 终会被猎犬捕获。
柔韧的树木, 是君子亲手栽种。 流言蜚语四处传, 心中自能分辨清。 夸夸其谈的大话, 轻易从口中说出。 花言巧语如笙簧, 脸皮实在太厚。
那是些什么人啊? 住在河边的沼泽。 既无力量又无勇, 专事制造祸乱。 腿脚溃烂又浮肿, 你的勇气在哪里? 诡计多端设陷阱, 你的党羽有几个?
赏析:
这首《巧言》是《诗经·小雅》中的政治讽喻诗,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谗言误国的社会现象。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首段(1-4句)以呼天抢地的悲愤开篇,通过"无罪无辜"的反复申辩,展现无辜者蒙冤的愤懑。诗人将昊天比作父母,质问为何降祸于无辜之人,奠定了全诗的悲愤基调。
中段(5-16句)深入分析祸乱根源,指出君王听信谗言是乱政之源。"君子如怒""君子如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明君应有的作为。"盗言孔甘"四句生动揭示谗言的甜蜜毒害,比喻精当。
末段(17-28句)转为对谗人的直接抨击。"巧言如簧"成为千古名句,形容花言巧语的虚伪。"彼何人斯"以下八句更是直斥谗佞之徒的丑陋本质,用"既微且尰"的生理缺陷暗喻其道德败坏。
艺术特色上,诗歌善用比喻(如"巧言如簧""跃跃毚兔")、对比(明君与昏君)和反问句式,增强批判力度。语言犀利直白,情感由沉痛渐至激愤,展现了先秦诗歌直面现实的批判精神。此诗不仅是对特定历史事件的反映,更揭示了"谗言误国"这一永恒政治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