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对雨五首 其四》元王冕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王冕

《对雨五首 其四》原文

知少虑亦少,閒多病转多。

干戈愁正切,风雨恨如何? 华屋迷青草,玄门暗绿萝。

凄凉无可奈,感慨动悲歌。

现代文赏析、翻译

没问题,下面是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王冕的这组《对雨》诗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这组诗写于元顺帝至元年间,当时诗人隐居会稽九山,躬耕田园,但目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诗人心中充满忧愁和感慨。

“知少虑亦少,閒多病转多。”诗人开篇即以对比的手法,说明如果一个人心中的烦恼事少,那么他的忧虑和牵挂也就会随之而减少,但闲适恬淡的日子多了,身上的疾病却会因疏于锻炼而接踵而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首诗中借雨寓情怀,“少”是相对“多”而言,“闲”是相对“忙”而言。在此似含有机不在、天下事多属枉然之意。也暗示了当时国事衰微,朝廷中奸臣当道,贤者都无用武之地。

“干戈愁正切,风雨恨何如?”这是紧承上一句而来的,一个“愁”字把诗人对战乱时局的忧虑直接托出。“风雨恨何如?”借景生情,诗人面对阴雨连绵的场景而生无限悲愤之情。这是对风雨雷电中行军的战士们的同情,还是对江山易主、家国破碎的痛惜?抑或二者皆有?一“恨”难言其情之哀、心之苦。

“华屋迷青草,玄门暗绿萝。”这两句是对国破家亡的哀叹,“华屋”是曾经的煊赫繁华、“玄门”寓指玄宫——指故乡或是京城等住宅的地方如今虽然繁华落尽又化作了青青荒草。昭示的是生命的凋零、无尽的落寞、尊荣富贵转瞬去不复返。家乡山川凋敝,飘泊在外又有谁来感同身受、黯然神伤呢?若流光荏苒、岁月无情,而人却无情不似流光。

“凄凉无可奈,感慨动悲歌。”面对这世间的种种凄凉惨景,诗人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无奈和伤感。于是只有慷慨高歌、悲歌动天!这一结尾将诗人忧国忧民、怀古伤今的情感推向高潮,感人至深。

全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巧用修辞、意蕴深厚。王冕以画梅著称,他的诗歌也颇有风骨。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忧虑和无奈情感是真挚的、强烈的。这种情感源于诗人内心深处对世事的关注与担忧。这种情感也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与思考。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