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元] 王冕
雨过百溜鸣,云消众山出。
鸟啼松径深,来往无车辙。
幽居少人事,足以养吾拙。
读书故无用,徒然较优劣。
辟世岂云迂?自与桃源别。
原创赏析如下:
这是一首赞美山中美景,抒发心中感受的诗作。山中万物俱寂,静谧和谐,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人才能找回真实的自我,平息浮躁之心,修行身性。王冕将这份美丽景致及山间的心静流露出来,深深地映入了诗行。
从“雨过百溜鸣,云消众山出”这两句,我们能感受到大雨洗刷了群山的疲态,犹如历尽了困顿洗礼的山岳终能呈现自然原始的风貌,有如人在经历了世间风霜之后返璞归真。云雾散去,群山显露,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鸟啼松径深,来往无车辙”描绘了山间幽静的景象,松树掩映的小径上,鸟儿欢快地歌唱,往来其间的是自由的山间小动物,没有车马的喧嚣扰乱这份宁静。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幽居少人事”,那份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
而“读书故无用,徒然较优劣”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读书的态度——读书并非为了实际的效用,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评判标准。这是对当时社会功利性读书的一种反抗和思考。
最后,“辟世岂云迂?自与桃源别”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的看法——逃避世事并非庸俗可取,而是自我与传说中的桃源境界的区别。王冕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抗争。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山中宁静、祥和的自然美景,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回归自然的心境,表现了他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充满了艺术美感,值得细细品味。
译文如下:
雨后山间的溪流欢快地流淌,乌云消散群山显露真容。松树掩映的小径上,鸟儿欢快地歌唱,没有车马的喧嚣扰乱这份宁静。我幽居在这少人事的地方,这足以让我修养我的性情。读书并非为了实际的应用,而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优劣的评判标准。逃避世事并非庸俗可取,而是与传说中的桃花源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