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王彦章画像记》宋欧阳修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欧阳修

《王彦章画像记》原文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

郓州寿张人也。

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

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

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

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

公既死而梁亦亡矣。

悲夫!   五代终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

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

至于公传,未尝不感愤叹息。

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备公之事。

  康定元年,予以节度判官来此。

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胜之战尤详。

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欲自经于帝前;公因用笏画山川,为御史弹而见废。

又言:公五子其二同公死节。

此皆旧史无之。

又云:公在滑,以谗自归于京师,而史云“召之”。

是时,梁兵尽属段凝,京师赢兵不满数千;公得保銮五百人之郓州,以力寡,败于中都。

而史云将五千以往者,亦皆非也。

  公之攻德胜也,被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

及破南城,果三日。

  今国家罢兵四十年,一旦元昊反,败军杀将,连四五年,而攻守之计,至今未决。

予独持用奇取胜之议,而叹边将屡失其机。

时人闻予说者,或笑以为狂,或忽若不闻;中予亦惑,不能自信。

及读公家传,至于德胜之捷,乃知古之名将,必于出奇,然后能胜。

然非审于为计者不能出奇;奇在速,速在果,此天下伟男子之所为,非拘牵常算之士可道也。

每读其传,未尝不想见其人。

  后二年,予复来通判州事。

岁之正月,过俗所谓铁枪寺者,又得公画像而拜焉。

岁久磨灭,隐隐可见,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也。

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

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犹以名其寺,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

  而予尤区区如此者,盖其希慕之至焉耳。

读其书,尚想乎其人;况得拜其像,识其面目,不忍见其坏也。

画既完,因书予所得者于后,而归其人,使藏之。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赏析:

《王彦章画像记》是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描绘历史人物的文章。这篇文章描述了五代时期著名将领王彦章的英勇事迹和忠诚品格,赞扬了他的智慧和勇气。通过描绘这位英雄,欧阳修对英勇与忠诚的力量产生了深深的认识和敬佩,这也是这篇文章想要传达的深层意义。

作者用文字捕捉到王彦章身上勇武和智勇相兼的精神风貌,他对奸邪当道者的激愤以及不肯随波逐流的精神气概,都将五代那些平凡军人品格彰显得淋漓尽致。从这生动的文字中,可以窥见作者在描写历史人物时深厚的功底,对人物的描写、描绘深入细腻,饱含深情。

而最后提到的“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也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民对英雄的深厚感情的赞美和感叹。这一细节表明了欧阳修对民间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和敬仰的理解,以及对历史记忆和民间传统的重视。

总之,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描绘历史人物的文章,也是一篇传达对英勇和忠诚的敬佩之情的文章。它通过对王彦章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人物的生动形象,同时也传达了对英勇与忠诚的深深敬意。

译文如下:

王彦章画像记

太师王公,名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在后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名。到梁末年,小人赵岩等人掌权,梁的大臣老将,多因谗言不得信任,大多生怒且有怠慢之心;而梁也失去了河北地区,局势已不可收拾,众将领都怀有观望之意。唯独公精神抖擞自信不疑,毫不松懈屈服,虽未建功最后以忠终。公既死而梁亦亡矣。可悲啊!

五代总共五十一年,更换了十三个君主,五次变更国家而换了八个姓氏。士人遭遇不幸生在那个时代,能不污损自身、保全名节的人是很少的!公本来是武将,不识字,说话直率。平生曾对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这正说明他的义勇忠信出于天性。我对于《五代史》,有善善恶恶的想法。说到公的传记,没有不感慨愤慨叹息的。可惜旧史记载不全,不能全知公之事迹。

康定元年,我以节度判官的身份来到这里(滑州)。向滑人寻问公的事迹,得知了公的孙子睿所录的家传,多于旧史记载。其中记德胜之战尤其详细。还说:敬翔很恼火末帝不肯用公,(公)就画山川为地图向皇上陈说自己的用兵计谋(因弹劾未被采用而被罢黜)。还说:公五个儿子两个同公一道为国而死。这都是旧史没有的。又记载:公在滑州时因遭谗言而回到京师汴梁,而史书却说是“召他回去的”。当时梁的军队全部归属段凝统率,京师剩余的士兵不满几千人;公从保銮五百骑中挑选精兵从郓州出发。但史书却说他带领五千人前往,这些都不是事实。

公攻打德胜时,皇上授命于帝前,许以三日破敌;梁的将相闻者都暗地里笑话他。等到攻破南城时,果然只用了三天。现今国家止战四十年后的一朝元昊反叛后接连四五年失败伤亡相继不断。攻守的策略至今尚未决断唯独我坚持奇袭取胜的意见,然而遗憾的是边疆将领屡次错过战机错失良机导致最终一败涂地成为败局而被束手无策最后不知所终当真使人觉得悲哀而又困惑迷茫不已然而仔细考虑研究事情的各种可能条件于是深感出奇制胜的重要性而出奇制胜又必须在于快速果决所以说天下奇男子(出奇制胜之谋)是只有不被常理论牵制束缚才能办得到的常常读到他的传记之时便不知不觉之间像置身在现场看到了他的形象临风慷慨中希望有这样的人才(感动到)不时想见他的模样可恨的是后人才疏学浅罢了竟然没能再见上他一面呀过了一年我又来到这里通判州事之职位一月份经过了世俗所谓铁枪寺的地方又得到了他的画像并且向他拜礼了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