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郑谷
惊秋思浩然,信美向巴天。
独倚临江树,初闻落日蝉。
哀荣悲往事,漂泊念多年。
未便甘休去,吾宗尽见怜。
唐代诗人郑谷的《巴賨旅寓寄朝中从叔》是一首充满情感韵味的诗。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从叔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秋天感到的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惊秋思浩然,信美向巴天。”这里的“浩然”形容的是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而“信美”则表达了对故乡巴天的喜爱和赞美。诗人在巴地(即四川)度过了多年漂泊生涯,如今在秋天,这种思乡之情愈发强烈。
接着,“独倚临江树,初闻落日蝉”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孤独地倚靠在临江的树下,静静聆听着夕阳西下时落日中的蝉鸣。这一描绘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寂寥和孤独,同时展现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在接下来的两行诗中,“哀荣悲往事,漂泊念多年”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哀痛和荣辱的悲叹,同时也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深深怀念。这里的“哀荣”和“漂泊”都是诗人过去的经历,也是他此时怀旧的载体。
最后,“未便甘休去,吾宗尽见怜”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心里还有种种迷茫和不愿放弃现状的心声。吾宗是诗人从叔的尊称,体现了亲情间的紧密关联。“尽见怜”一词进一步传达出,亲人对诗人的现状是理解和同情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现代文译文如下:
秋天的惊醒唤醒了我内心的思乡之情,巴天这片土地确实美好。我独自倚靠在临江的树上,初次听到夕阳下的蝉鸣。回忆着过去的哀荣,漂泊生涯多年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我并不想轻易放弃现在的生活,因为我的家族都理解并怜惜我。
尽管如此,我仍然感到迷茫和不确定,未来会如何,我无法预知。然而,我知道我会继续前行,因为我有亲情的力量支持我。我会怀念过去,也会期待未来,这就是我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