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郑谷
蔟蔟复悠悠,年年拂漫流。
差池伴黄菊,冷淡过清秋。
晚带鸣虫急,寒藏宿鹭愁。
故溪归不得,凭仗系渔舟。
《蓼花》现代文译文: 丛丛蓼花摇曳在岸边, 年复一年轻拂着流水。 与疏落的黄菊相伴, 在清冷的秋色里静默。 暮色中虫鸣愈发急促, 寒雾里栖鹭满怀忧愁。 故乡的溪流已难归去, 且将渔舟系在这异乡。
赏析:
这首五律以蓼花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深秋时节羁旅他乡的孤寂心境。诗歌通过三个层次递进展开:
首联"蔟蔟复悠悠,年年拂漫流"以叠词起笔,描绘蓼花丛生摇曳之态,暗示时光流转的永恒与个人漂泊的短暂。蓼花拂水的意象既实写眼前景,又暗喻人生如寄。
颔联"差池伴黄菊,冷淡过清秋"转入情感层面。用"差池"形容花叶疏落之状,"冷淡"双关秋景与心境。蓼菊并置的构图,凸显了秋日的寂寥氛围。
颈联"晚带鸣虫急,寒藏宿鹭愁"以听觉与视觉交织的笔法,通过虫鸣的急促与宿鹭的愁态,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其中"急"与"愁"二字,实为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尾联"故溪归不得,凭仗系渔舟"点明题旨,以"故溪"与"渔舟"的意象对比,道出有家难归的无奈。结句"系渔舟"的动作,既是实写停泊,更象征着漂泊生涯的暂时停驻,余韵悠长。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秋景,却在景物中暗藏身世之感。诗人善用寻常物象寄托深沉情感,此诗正是其"清婉明白"诗风的典型体现,在晚唐羁旅诗中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