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 陶渊明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四》诗,是对他所向往的生活的一种描绘,是对一种简单、平静、安宁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过度的修饰,只有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首先,陶渊明用“丈夫志四海”这一句话描绘出他对男性的期待——有志于天下,广阔无垠的视野,豁达的人生观。他不求个人的显达,反而喜欢自然山水的生活。这一点与他远离城市,回到田园的哲学有很深的关系。在他的理想世界中,“我愿不知老”这一句道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享受生活,珍惜每一刻。
其次,“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这一句描绘出他理想中的家庭生活——亲戚和睦,子孙满堂。这种和睦的家庭关系是他所向往的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对于家庭价值的理解。
再者,“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享受生活,而不是过度追求物质。他喜欢的是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茗听曲,饮酒作乐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满足和快乐。
然而,“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当前社会的深刻反思——人心冷漠,人性复杂,这一切使他感到深深的无奈。这也是他对生活的思考,他并不追求表面的繁华,而更喜欢朴实的生活。
最后,“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则是对他的生活的最终的理想描绘——生命虽短,但活的简单,自由自在。他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简单的生活和享受生活。这是他对生命的理解,也是他对生活的态度。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这首诗是对他理想生活的描绘,他追求的是简单、自由、宁静的生活。这种生活没有过度的物质追求,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有自然和亲朋好友的陪伴。这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
现代译文如下:
我愿像男子志在四海那样胸怀壮志,不问年老体衰。 家人亲戚欢聚一堂,子孙满堂延续家风。 酒杯弦乐尽享晨光,酒樽中酒不干也不燥。 缓带轻装尽情欢娱,起得晚睡得早生活逍遥。 怎比得上当今世上人情冷漠似冰似炭难相容。 百年归宿长眠地下时,留下空名令后人记起流涕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