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唐孟郊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孟郊

《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原文

河南有归客,江风绕行襟。

送君无尘听,舞鹤清瑟音。

菱蔓缀楚棹,日华正嵩岑。

如何谢文学,还起会云吟。

现代文赏析、翻译

唐代诗人孟郊的《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是一首充满诗意的送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人描述的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画面,体现了热烈和恬静,一切相映生辉。这与日常生活中有时可引起的“一切人离合悲欢”截然不同,可能诗中的友谊要比当时率俗情筵上激发起更多的祝愿之情。“河北将饥命在襟,鹿时消息晓归心。”此两句,乍读似乎平淡,实则含蓄有味。裴文学客居河南,有如他乡游子,此时将别故乡而去,诗人以“河北”代指裴文学的故乡,并以“将饥命在襟”这样沉着悲凉的语言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接着他又把目光转向远方:“鹿鸣呦呦离故处”,象征着友情的“鹿鸣”是双方都熟知的,因此彼此之间只须稍作暗示而毋须明言。所以接下去就以江风、鹤舞、清音、碧波等清丽之物象构成了一个轻快活泼、乐观开朗的送别场面。“舞鹤清瑟音”不仅表现出友人如仙般的风度,而且借舞鹤鸣琴,暗示出友人的才情。这里送别双方的每一颗心都像江风一样宁静而轻快。以下继续写远行的:“菱蔓缀楚棹,日华正嵩岑。”友人已去远,而一路风尘、一帆风顺的意思却愈来愈清晰了。末句“如何谢文学,还起会云吟”,更直截点出对方美好的品格和才情。谢文学是裴文学的字,这便是由眼前的送别场景进入下一个情感:双方都有着同样丰富的才情而相知相契的深厚情谊该是何等深厚啊!对此情怀更应有感而发吧?因此情绪就进入了更高的境界:“会云吟”,在浪漫的气氛中寄寓了友情的不渝,以及共同的超逸情怀。“会云”之高远不能把握显然更在自然之中、品格之内而不只是其景也,在此韵境里欢娱感情上也带上了一种典雅美好的气质而同样寄兴远韵在其中。末二句系思而得神的欲神之笔。“如何”,亦白昼既出如何继之以“还”而有思慕意而又在艺术表现上体现出奔赴飘忽和凌厉难寻的神情之致和以神托意的至神境地,愈得径通简行之致!可以说诗之极致在于兴象全周而不露一丝凿痕是为孟郊新乐府题下得用尺破斗为券也!

以上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译文:

河南有归来的客人,江风环绕着衣襟。送你时没有尘埃听,就像舞鹤轻拂清瑟音。菱蔓装饰着楚棹,阳光映照着嵩山岑。如何感谢裴文学?还应当兴起会云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