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李贺
白日下昆仑,发光如舒丝。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
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旸谷耳曾闻,若木眼不见。
奈尔铄石,胡为销人。羿弯弓属矢那不中,
足令久不得奔,讵教晨光夕昏。
《日出行》现代文译文: 太阳从昆仑山巅落下,光芒如舒展的丝线。它徒然照耀着向日葵的赤诚,却照不见游子心中的悲凉。黄河九曲回肠,日轮从天地中央转过。听说过日出旸谷的传说,却从未见过若木神树的身影。为何你这熔金铄石的光芒,偏要消磨人的年华?后羿弯弓搭箭为何不中,让太阳长久不得奔逃,何必让晨光与暮色交替轮回?
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独特的宇宙观和生命意识。全诗以"日行"为线索,通过六个意象群构建出恢弘而悲怆的意境:
1. 时空交错的太阳意象:昆仑落日与黄河日转形成空间纵深感,旸谷传说与若木不见构成时间沧桑感。
2. 对比强烈的光照意象:"葵藿心"的向阳本性反衬"游子悲"的无人问津,突显自然规律与人间疾苦的隔阂。
3. 神话解构的哲思:对"羿射九日"传统神话的质疑性重述,暗含对永恒与无常的思考。末句"讵教晨光夕昏"的诘问,将个体生命短暂与宇宙运行永恒的悖论推向极致。
艺术特色: 1. 意象组合打破常规时空顺序,形成"神话-现实-质疑"的三重结构 2. 动词运用极具张力,"铄""销"二字将太阳拟人化为生命消耗者 3. 结尾用神话典故作开放式提问,留下永恒的生命之问
这首诗典型体现了诗人"虚荒诞幻"的风格,在太阳运行的自然现象中,寄寓了对生命流逝的深切忧思,展现出中唐诗人独特的宇宙意识和生命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