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贾岛
何故谒司空,云山知几重。
碛遥来雁尽,雪急去僧逢。
清磬先寒角,禅灯彻晓烽。
旧房闲片石,倚著最高松。
《云山几重谒司空——诗人送别诗中的禅意与孤怀》
诗人这首《送慈恩寺霄韵法师谒太原李司空》以独特的"瘦硬"诗风,勾勒出一幅充满禅意的远行图卷。首联"何故谒司空,云山知几重"以设问开篇,云山叠嶂的意象既实写路途遥远,又暗喻仕途艰险,为全诗奠定苍茫基调。
中二联"碛遥来雁尽,雪急去僧逢"与"清磬先寒角,禅灯彻晓烽"形成精妙对仗。大漠孤雁与风雪行僧的意象组合,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禅寺清音与边塞角声的听觉对照,则拓展了诗歌的时空维度。诗人在此运用"视听通感"手法,使佛门清净与尘世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尾联"旧房闲片石,倚著最高松"最为耐人寻味。闲置的片石与孤高的松树构成永恒静默的意象,既暗示法师的超然物外,又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以物观物"的写作手法,正是诗人"苦吟"诗风的典型体现。
全诗在送别主题中融入了深刻的禅意思考。云山、飞雪、磬声、孤松等意象的层层叠加,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超验的艺术境界。诗人通过精简凝练的语言,将送别之情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叩问,展现出中唐诗僧独特的审美追求与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