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易水怀古》唐贾岛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贾岛

《易水怀古》原文

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

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

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

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现代文赏析、翻译

《易水寒歌:诗人笔下的生死绝唱》

【现代文译文】 荆轲看重那场未竟的刺杀, 忠烈气节永载史册光芒。 我感慨他赤诚的方寸丹心, 世人何必计较成败短长。 而今伫立易水桥头, 但闻寒风呜咽凄凉。 易水终有流尽时, 荆卿英名永不亡。

【深度赏析】 诗人这首怀古诗以"虚死"二字开篇,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张力的历史场景。诗人不写刺秦过程,而聚焦于荆轲赴死前的精神世界,这种切入角度独具匠心。

诗中"方寸心"与"一时事"形成精妙对仗,前者指向永恒的精神价值,后者代表世俗的成败评判。诗人通过这对矛盾,完成了对历史评价标准的颠覆——真正值得铭记的不是结果,而是那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

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时空交错的蒙太奇手法:前四句是历史评述,后四句突然切换到易水桥头的现实场景。"寒风萧萧"既是对《史记》中"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化用,又是诗人内心寒意的外化。这种古今交融的笔法,让历史获得了现实的温度。

最动人的是结尾的流水意象。易水终会枯竭,但荆轲的精神却超越了物理世界的局限。诗人在此展现了唐诗特有的时空观——用自然的易逝反衬精神的不朽,这种对立统一的哲学思考,使短短八句诗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