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曾国藩
囗囗苦忆王仲宣,投簪浩荡卧江天。
三年促膝从予坐,四海低头道子贤。
北李南何各坛坫,枫青塞黑与缠绵。
因君更逐停云想,望断襄阳落照边。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曾国藩的这首诗,以他最尊敬的友人边袖石的诗集为对象,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首句“苦忆王仲宣,投簪浩荡卧江天。”描绘了诗人对王仲宣的深深怀念。这里的“王仲宣”可能是指三国时期的王粲,他是曾国藩的同乡,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而“投簪”则象征着诗人辞去官职,回归自然的决心。他放任自己被浩荡的江天所包围,暗示他从世俗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三年促膝从予坐,四海低头道子贤。”描绘了诗人和边袖石这三年的相处时光。他们促膝长谈,交流思想,诗人对于道子(边袖石的字)的才华和谦逊深感敬仰。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北李南何各坛坫,枫青塞黑与缠绵。”这里描绘了曾国藩对边袖石交游广阔,文学才华横溢的赞美。他赞扬边袖石如同北方的李杜,南方的何氏一样,在各自的坛坫上都有卓越的表现。同时,他也感叹他们的友谊如同枫叶和黑土一样缠绵悱恻。
“因君更逐停云想,望断襄阳落照边。”最后两句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他希望能在停云的缭绕中追寻友人的踪迹,并在襄阳落日的映照下,望穿秋水,期待着友人的归来。这两句诗深情款款,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也透露了对友人归来的深深期盼。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对于友情、学问、艺术的深深追求,以及对过去的深深怀念。这些都是他在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的内心反映,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他人生哲学的重要视角。
现代文译文如下:
回忆起与王仲宣共度的日子,我弃官归隐,沉浸在浩荡的江天之间。与你促膝长谈的三年时光,如四海仰望道子贤能的谦逊。北方的李氏、南方的何氏各自在坛坫上争艳,你的文采如枫叶的红色,如黑土的厚重。因你才华出众,让我更深入地追寻停云的脚步,期盼你在襄阳落日的映照边归来。这份思念之情如绵绵不断,盼望与你再度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