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丁未六月七日考试汉教习试院作二首其一》清曾国藩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曾国藩

《丁未六月七日考试汉教习试院作二首其一》原文

虞廷胄子肄声律,汉室小侯齿辟雍。

银汉支流原博大,壁门追琢要从容。

师儒落落渺千载,针齐时时还一逢。

明日邓林厅斧入,可能洞底拔长松。

现代文赏析、翻译

您好,以下是我根据原文对这首诗的赏析:

此诗先通过咏赞虞廷胄子学汉文化典雅深博,置身韵文考场盛景之中,高度赞美年轻学子业已入门学海的诗意的考察方式;诗尾表明师儒遗风流不绝与目下的训习典业,“行古之令者见赏”的朝廷意图。诗的起笔即以“虞廷胄子”比拟考生,典出《尚书·虞书·舜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其学子学风,应是诗人所赞美的。而今,这些年轻学子正“肄声律”,即学习诗词声韵之学,置身考场,意气风发。接着,诗人又以“汉室小侯”比喻考生,暗寓考生有朝一日能如汉室公侯一样出将入相,为国效力的期望。同时,又以辟雍比拟考场,盛赞考生们正在这里研习学问。

中间两联是全诗的精华,“银汉支流原博大”一句,以喻考生研习学问,应从点滴知识做起,不可好高骛远。“壁门追琢要从容”,则是以琢玉为喻,说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师儒落落渺千载”一句,则以“师儒”一词直接赞美师儒之学源远流长,其功犹可盖世。“针齐时时还一逢”一句,化用《礼记·学记》“时过而后学”和“一年视离经辨志”二语,赞扬考生应遵循古训,刻苦研习,不断进步。最后以“明日邓林厅斧入”作结,点明考试结束后将有佳音传来,考生们必将受到朝廷的奖赏。同时以“洞底拔长松”为期,赞扬考生必将成才,为国效力。

这首诗构思巧妙,语言精炼优美,赞美了清代的文化教育制度及人才选拔制度。

译文:

这些朝廷的儒雅之士正在学习诗词声韵之学,置身考场意气风发。就如同汉家的公侯在研习学问一般。研习学问就如同支流汇入主流一般博大精深。雕琢玉石要心平气和不能急躁。师儒之学源远流长有千年矣,如此治学者能时不时有相遇甚是幸事。望这群你如这洞庭湖水旁的松柏般至宝将来能在官场等世间以有官一来用作圣清开发国家的长臂之臂二来做为大清与人民享和平为之前人的果实有着浓厚的、特别的获得今日团结胜与家的相应作为吧!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