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书巢卧病深夜闻雨遂不成寐》清张问陶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张问陶

《书巢卧病深夜闻雨遂不成寐》原文

月黑夜沉沉,风窗黯客心。

虫声愁外集,秋气病中深。

骨弱衾愈重,家遥梦自寻。

更阑闻骤雨,归思倍难禁。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书巢卧病深夜闻雨遂不成寐》是清代诗人张问陶的一首佳作。此诗描绘了诗人卧病在床,深夜听雨而无法入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月黑夜沉沉,风窗黯客心”,诗人用月亮的昏暗,夜晚的深沉,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风声加上窗户的沉闷声,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颔联“虫声愁外集,秋气病中深”,诗人听到虫声,唤起了他的愁绪,病中的他更加感受到秋天的凄凉和深重。这两句通过听觉描写,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颈联“骨弱衾愈重,家遥梦自寻”,骨瘦如柴的身体再加上沉重温暖的被子,似乎是在寻找某种安慰;远方的家乡,连梦也难以寻找。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卧病在床的身体状态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尾联“更阑闻骤雨,归思倍难禁”,深夜听到雨声,更加勾起了诗人的归乡之思,使得诗人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这一句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

全诗以夜晚听雨、卧病在床为背景,通过描绘环境的恶劣和身体的虚弱,以及思乡之情的强烈表达,凸显了诗人的孤寂和忧虑。尽管有虫声和骤雨等景物的干扰,但是归乡之情让诗人的心灵仍然得以震颤和寻找一丝慰藉。读此诗,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凄苦难熬的情绪,更在情感的背后唤起人们共鸣的情感共鸣和对诗人生平境遇的了解的求知欲望。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意并添加一些现代生活的色彩。在此:

夜色深沉,月光暗淡,风穿过窗户,让客居他乡的我心绪沉郁。虫声在愁绪之外越发响亮,秋天的气息因病痛的困扰而更加深刻。身体虚弱,衾被显得更加沉重;家乡遥远,只有在梦中努力寻找。夜深人静,突然听到骤雨的声音,这让我对家乡的思念愈发难以抑制。

希望符合您的要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