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张问陶
鱼苗初出水,十里浪花圆。
客有登楼赋,家无负郭田。
雨来迎社日,春到浴蚕天。
信美非吾土,岷峨落照边。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汉上暮春》是清代诗人张问陶的一首歌咏长江上游美景的诗作。诗人站在汉江边,欣赏着初出水面的鱼苗,眼前十里浪花圆圆的江景,引发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同时,诗人的心也像江水一样波澜起伏,想到家中的艰辛和困境,表达出他对家园深深的热爱与怀念。
首句“鱼苗初出水”描写了鱼苗刚从水中跃出,那新鲜活泼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接着,“十里浪花圆”生动地描绘了江面上滚滚浪花宛如圆形的美景,更映衬出诗人内心澎湃的思乡之情。这两句诗将江景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客有登楼赋”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无奈,而“家无负郭田”则透露出他对自己家园的深深思念。诗人没有抱怨家园的贫瘠和生活的困苦,而是对家园充满了深深的热爱和怀念。这种情感是真挚而深沉的,让人感动。
“雨来迎社日,春到浴蚕天”两句诗继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雨季的到来预示着春耕的开始,而浴蚕则象征着蚕业的丰收。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又寄托了诗人对家园的祝福和希望。
最后,“信美非吾土,岷峨落照边”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尽管他身处异乡,看到的景色再美,也比不上家乡的美景。这里的“岷峨”是诗人家乡四川的象征性山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整首诗以江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展现得淋漓尽致。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和珍视我们的家园,即使身处异地,也不要忘记我们最初和最终的家。
现在,让我们进一步看看这首诗的主题以及整体视角。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感性的诗歌,其中丰富的细节描绘、真挚的情感以及对于乡土的赞美贯穿全篇。在现代文化背景下,这样的主题带有一种强烈的共鸣感,因为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家乡有深厚的情感纽带。此外,诗歌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思考,对于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乡土的热爱都展现出了他的人文关怀和艺术素养。因此,这首诗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